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清代碑刻《桑园围全图》 重现南海水利遗迹

清代碑刻《桑园围全图》 重现南海水利遗迹

阅读量:3843047 2019-10-27



      千年古郡——南海,历史悠久,古村纵横,自古至今人才辈出,南海精神薪火相传。为了更深入地推广本土文化,讲好南海故事,本台从今天起推出《知南海》系列报道,向大家讲述南海的历史人文,解密南海的古迹文物,展示南海的城市发展,彰显南海的精神底蕴。第一期节目,我们去看一块清代的碑刻。
      在南海博物馆,收藏着一通清同治九年(1870年)的《桑园围全图》碑刻,高142厘米,宽83厘米,厚7厘米。碑额直刻篆书“桑园围全图”五字,碑文直刻28行楷书。1982年由南海县博物馆收集。
      桑园围是珠江三角洲著名的堤围,东临北江,西靠西江,是西北江干流的主要堤围。据史料记载,桑园围自宋代开始修筑,合围于明初,兴盛于清中叶,至今有约千年历史。桑园围内地区在明清时期属广州府,地跨南海、顺德两县,共十四堡。围内利害与共,泄水、障水、限水的水利设施,借岁修之力,保桑园围乡民在水灾之年免受水患之苦。
      从南海博物馆现藏的《桑园围全图》可以大致看出当时桑园围的范围:东围从现今的西樵镇河岗稔岗一带起到顺德甘竹滩。东西两围合成一箕形,共同捍卫着南海的西樵九江以及顺德的龙江、勒流一带的大片农田和农作物,也有利地保障了明末清初时期这一地区的蚕桑业的兴盛发展。
记者:陆映而
编辑:刘   琛
责编:万   芳
监制:何激波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