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机迫降美军基地
24年前,一群飞往美国考察防灾抗灾经验的人,在空中亲历了一场突发灾难。飞机在太平洋上空骤坠1700米,机上人员都被抛向生死边缘。危急时刻,他们迫降到了美军基地。
在太平洋上空突然急剧下坠
1993年4月6日中午,上海市民防抗灾考察团一行29人,乘上东方航空公司583航班,到美国去学习怎样抗灾救灾。这架载有235名乘客的麦道82型飞机很快飞到了太平洋上空。583航班上,配备了8个机组成员和12个乘务员。
飞过东京湾以后,机上广播要乘客填报关表。有的乘客把保险带解掉了,问同伴怎么填报关表。突然,客机发动机发出雷鸣般的怪响,正在休息的机长刘建平发觉声音不对,警觉起来。18时18分,飞机发生第一次颠簸,急剧下坠。团长谢敬通被抛起跌落,浑身都是血(后来知道6根肋骨骨裂了)。最严重的一个人,从座椅上被抛起来,跃过三排椅子,再摔下来。瞬间,飞机第二次大幅度俯仰起伏,机身倾斜摇晃,激烈震动。乘务副中队长徐焕菊感觉:“几起几落,基本上是在1700米落差,人就像树叶一样被抛起,紧接着又被一个重物踩压往下落。”
飞机在东经171度、北纬39度的太平洋上空,遇到巨大危险。
18时30分,飞机从巨大颠簸中平稳下来。机上设备损坏严重,当班驾驶的机长并不清楚后面客舱情况,他让机械师刘连兴到后舱查看。刘连兴发现客舱问题严重,许多旅客受伤。空姐和部分乘客已经开始了救护,重伤的平躺在地上,摔倒的被扶起来,抬到座椅上。
飞机发出紧急呼救,寻找紧急迫降点。可是,偏西北的堪察加半岛是禁区,不敢进入,南边的夏威夷群岛又很远,折回西边的日本和中国也很难。
国际救援请求发出以后,美国五角大楼指挥系统同意将阿留申群岛军事基地谢米亚岛开放,让遇险客机紧急迫降。领航员在航图上看到,位于白令海与北太平洋之间,有一状若上弦月的群岛。天无绝人之路,这就是被称为“阿拉斯加踏脚石”的阿留申群岛。
20时15分,飞机飞临太平洋阿留申群岛最偏远的谢米亚岛上空。
迫降军事基地谢米亚岛
神秘的谢米亚岛,长4.39公里,宽6.95公里。岛上有美国空军预警雷达站、气象站和飞机加油站,驻扎大约300名军人,是远离大陆的军事基地。机场两头都在海上,跑道比较短,没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大型民航飞机从未降落过。
20时28分,飞机像受伤的大鹏抖动翅膀,实施紧急迫降。跑道两边的导航灯,竟然是由岛上两排大兵打着强光手电筒组成。
飞机停稳之后,先上来几个穿铝箔防火衣的救援人员,跟乘务长短暂接触交流。接着,戴红十字袖标的军医上飞机进行伤情勘察,给不同程度的伤员分别挂上红、绿、黄三种等级抢救牌,分批组织抢救。受伤的乘务员张宇红记得她手上写了一个数字6,第六个被担架抬了下去。按照救助程序,重伤员先抬下去,轻伤的能走的自己走,秩序井然。
谢米亚岛气温寒冷,零下30摄氏度。不少乘客从上海出发时只穿衬衣加外套,就把机上毛毯裹在身上下飞机。部分伤员转移到军事基地库房。
乘务员王来花说:“我第一个跑到美军基地办公室,第一个电话就打到了上海,报告险情。美军又提供五部电话给乘客使用,每人可打三分钟免费电话给国内亲人。”
安科雷奇的温暖救援
从谢米亚岛坐上了美军运输机,飞越2000多公里,部分伤员被转运到阿拉斯加州首府安科雷奇进行治疗。当时有轻微脑震荡的考察团员孙国斌回忆说:“在C130运输机里面,我正好跟一个美国大兵坐在一起。他在学汉语,看英汉对照字典,我就跟他聊聊。正好阿拉斯加国家电视台记者看我脑子蛮清楚,就采访了我,翻译就是那个学汉语的大兵。记者问,发生这样的事故,你怕不怕?我说,我不怕。因为平安落地了。我们感谢你们能够及时采取救援措施。”
这时,阿拉斯加首府安科雷奇电台播送消息,一架飞机出事了,乘客大部分都是华人,不懂英语。当地政府广播号召所有懂中国话的人都集中到机场去救援,到医院去当翻译。
阿拉斯加本来人烟稀少,可是机场一下子来了一百多个志愿者,当地的华人几乎都出动了。安科雷奇的华侨不仅当翻译,还承担照顾伤员的任务,让伤员乘客深为感动。有的华侨看伤员在美国医院里吃不习惯,回家烧稀饭带来,还拿萝卜干给他们吃。
上海民防抗灾考察团9个重伤员在安科雷奇,20个轻伤和没有受伤的先到了洛杉矶。团长谢敬通因肋骨骨裂在安科雷奇治疗,但他心挂两头:“20个人已经到洛杉矶去了,钱怎么办?护照怎么办?我只住院一天就跟医生要求出院,到洛杉矶去。医生不让我走。我一定要走,不同意也得走。医生说,既然你这么坚决要走,就派医生把你送到飞机场,送你上飞机,通知洛杉矶来接。”谢敬通就这样忍着伤痛飞到洛杉矶,和那里的团员相聚了。
考察团在洛杉矶接受各界采访,谢敬通跟团员们商量怎么完成考察任务。大家都说:“假如就这样回去的话,太窝囊了。回去也不好交代。”第一批在洛杉矶的团员先期进行了民防抗灾考察活动。第二批重伤员转移到洛杉矶后,又进行了第二轮参观。
经历了惊心动魄的空中劫难,客机的空乘人员和去美国学习抗灾经验的考察团员,分批从美国返回上海,回到亲人怀抱。
(据《解放日报》 冯乔/文)
摘自:204802
声明:本文观点不代表老凌微摘,若该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凌律微摘是律师凌云的自媒体,凌云是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专利代理人,电话(微信):13888902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