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娴 临《散氏盘》六条屏 1981年
散氏盘
《散氏盘》(约公元前9世纪),又称《矢人盘》,简称散盘。曾藏于清朝乾隆内府,出土于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凤翔县,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盘为古代的盥器,散氏盘盘深9.8厘米,口径46厘米。铜质精粹,呈深褐色,附耳、高圈足;腹部饰以简化的夔龙纹,足部饰以变形的饕餮纹。花纹精到,平面浮雕,极其古朴典雅。盘腹有铭文19行,共357个字,内容是一篇记矢人将田地移付散邑所订的契约。
在西周时期,金文书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四个流派。三个时期是指书风的三次演变。笔画由方折到圆转,再从圆转到纤劲。从时间上来划分殷商到周初为第一个时期,西周中期至周平王东迁为第二个时期,再到春秋战国为第三个时期,四个流派为殷派,周派、齐派和楚派。殷商金文尚带有甲骨文的遗痕,笔画方折,文简字少,字取纵势,带有很强的象形性质。布白层次错落,大小不一,有自然之妙趣,其代表作品就是《大盂鼎》。周派金文由方折变为圆转,收锋处由抽毫变为注墨,末笔波势已全部消失。文茂字多,辞语水平明显提高,有有韵的,亦有无韵的,字势有取纵势的,也有取横势的。其不布白上崇尚自然,参差多姿,亦有追求均衡,划格书写的。这一流派的代表作品是《散氏盘》和《毛公鼎》。东周以后,由于诸侯各霸一方。青铜器皿在型制、花纹、文字与书体上,已经出现了多变的局面。并明显的由原来的厚重向纤劲变化。西周中期那种统一的特点不见了,南北书风发生了明显的对比,北方以齐为代表,南方以楚为代表,这就是金文书法流派中的齐牌和楚派,二者在书法上分道扬镳,并驾齐驱。齐派金文早期不甚整齐,到了晚期却至为精严,代表作有《齐仲姜钵》等。楚派金文,飞动流利,到后来发展成为奇诡而不可识的鸟虫书。
研究中国书法史我们可以发现,当一种字体成熟之后,接下来的发展就是朝着两极迅速分化。一方面越来越标准,严谨规范整饬,从而使新的法则得以建立,另一方面则是有意破坏新的规则,用笔简洁、笔划草草、质朴率真、相动活泼,以此来破坏刚刚建立的法则,并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齐楚金文就是印证了这个发展进程。
人们常说的“熟而变精”进而“熟而变草”的飞动简率笔法,《散氏盘》表现出篆书草写的意味,所以人们把《散氏盘》称为“草篆”是有根据的。假如这种学说成立,那么这是汉文字书写史上,第一次对官方正体字的草化。《散氏盘》是隶变的前奏,从这些意义上来讲,《散氏盘》具有文学与书法艺术的双重价值,因此,《散氏盘》从发现至今,其书法艺术备受学界艺林所推崇。学者们对《散氏盘》的书法评论文字之多,效法称颂者之众,居三代金文书法之冠,大概其书法艺术风格,对后世的影响,只有后出的《石鼓文》可以骑相媲美。
萧娴(1902-1997)字稚秋,号蜕阁,别署枕琴室主。贵州贵阳人。当代著名的女书法家。父亲萧铁珊是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又是著名的南社社员,工诗文,善书画。萧娴幼承庭训,小小年纪就以善作擘窠大字闻名乡里。13岁时便以丈二匹榜书震惊广州,受到诸多前辈的褒奖。15岁应邀参加宋庆龄发起的名家书画义卖,受到孙中山的赞赏,勉励其精益求精,以艺报国。1923年,萧娴女士随父迁居上海。每日临书,创作不辍。她临写的《散氏盘》篆书册更受到康有为的高度评价。随后,师从康有为,得其谪佳,书艺大进。1932年,萧娴的篆书《临碣石颂》集刊于《当代名人书林》,成为知名书法家。抗战期间,萧娴女士中断了她的艺术探索。直至新中国成立后,萧娴定居南京,生活趋于稳定,她又开始延续和发展她的艺术生涯,在艺术造诣上再攀高峰。1964年被吸收为江苏文史馆馆员,1981年,江苏省南京市文联为她在江苏美术馆举办书展,历时一月盛况不衰。这次书展充分显示了她的艺术水平和风格,是建国以来江苏省最盛大、历时最长、观众最多的书展之一。1984年调入江苏美术馆,专门从事创作。贵阳市翠微阁观、南京江浦(今浦口区)求雨山均设有为萧娴作品陈列馆。
受康有为影响,萧娴书论力主《广艺舟双楫》,学书从篆隶入手,与现在一般入从楷书开始不一样。她认为,“楷书是从篆隶而来。篆是圆笔,隶是方笔,圆笔方笔都掌握到了,不论改写楷书、行书或草书都不难掌握了”。取法乎古,这当然是最难得的。她的书法,以“三石一盘”(篆书《散氏盘》、《石鼓文》、隶书《石门颂》、楷书《石门铭》)为宗。历史上,女书法家并不多;即便有,一般也以秀丽婉约见长。萧娴的字却有伟丈夫气概,这与她宗法是很有关系的。她最以大字行楷书胜,点画纵横驰骋,外放内敛,大气磅礴,与康书如出一辙,以重、拙、大的特点,给人以强烈的印象。
业务联系电话:15899791715
————中国书法网微信公众平台————
关注热点,传播最及时的书画资讯;
坚守传统,打造专业书画权威平台。
投稿及广告推广合作请联系:
廖伟夫 13510562597(可加微信)
QQ:19689887
邮箱:cmlwf@126.com
往期经典
(直接点击标题可进入浏览)
书画高清资料
起居何如——米芾手札高清全集
倾仰情深——赵孟頫手札高清大图全集
起居佳胜——苏轼手札大全
虽远为慰——王羲之传本手札墨迹十三帖
极感远意——黄庭坚手札大全
名家访谈
【对话名家】補砚斋访谈录
【名家面对面】系列专访之一 —— 石开先生访谈 (上)
【名家面对面】系列专访之一 —— 石开先生访谈 (下)
经典专题
《石渠宝笈》特展布重量级展品抢先看!
“还原大师——何绍基的书法世界”展览作品欣赏
不爱江山爱丹青——宋徽宗 赵佶 书法专辑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国展学术论坛实况报道
推荐展览
事茗——东一书画雅集
陈忠康精品书法展在国家博物馆举办(最全记录)
"守正——全国百家楷书邀请展”
"望岳——南岳纪游书画展
傅志伟篆刻展
山房写字——廖伟夫书法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