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中央有态度 有温度 全网青年都在关注
来源:@共青团中央 青微工作室、微信公众号“十点视频”(ID:sdvideos)、文案作者:万迟、林静
“ 我们一定会为推动航天事业的发展继续努力,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
青年100第三季 X 颜安
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白昼流星》一段中,主人公两兄弟在因缘际会下见证了2016年神舟十一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从而在心中种下了星辰大海的征途梦想。
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对于每一位航天人来说,只要一想到那一刻,仍然心潮澎湃。
2019年2月20日下午3点30分,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灯光璀璨,暖意融融。
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期间,习近平饱含深情地说:
你们在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上建立的卓越功勋,对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奋斗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
每一次航天事业上的一小步,都见证着人类科技史上的一大步,支撑着这项伟大事业的,是无数个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的航天英雄。
这一次,我们采访了航天科工四院十七所总研究师——颜安,一位为航天事业披荆斩棘的“女战士”,也是一位因为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家人而心怀愧疚的妈妈。
在采访现场,颜安轻轻地展开了十七所写给她女儿的一封信:
宝贝你好,你的妈妈是一名航天人,她的工作是探索浩瀚无垠的太空,但是你可能会抱怨。
她好像一直都很忙碌,很辛苦,常常会忽略你细腻的心思、真挚的感情。
在这里我们替她说一声“对不起”,因为她是一名航天人,这一点让她无比骄傲。
……
读信时的她,语气温软,窗外的日光照进来,使得镜头下的颜安看起来格外柔和。
平凡女孩的航天梦
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颜安从小生活在“三线厂”,父辈们都是搞“三线建设”的,“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说法时时萦绕耳畔,在这种耳濡目染下,“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奉献一生”的种子,就这样在这个女孩的心中扎了根。
如今已经从事20年航天事业的颜安,在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奥秘的征途中,真真切切地做到了“严慎细实”这四个字,这个科技创新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高科技行业,颜安片刻不敢松懈,对事业始终怀抱着敬畏之心。
在做科研工作的过程中,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接踵而至,但短暂的迷茫期过后,就会收获到迎刃而解的欣喜。
虽然行业不同,但我们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相似的状况:
刚开始做新的事情时,总是百废待兴,走上正轨后依然会碰到瓶颈,需要更有经验的人来传道授业解惑,需要整个团队一起努力去找到问题的最优答案。
科研工作中总避免不了会遇到一些问题,但航天有一个特别好的传统:传帮带。
有这样一群“大熊猫”式的航天老专家,会在年轻一代的航天工作者遇到困惑和迷茫的时候给予很大的帮助。
就像颜安说的那样:
我一直觉得自己挺幸运,在这样一个集体里,身边有这么一群人,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都不会觉得孤单,因为有大家在。
从一个青涩懵懂的小女孩,到可以承接国家航天科研重要工作的女战士,这颗“航天梦”的小小种子,终于在这片名为“中国航天”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选择那个你现阶段最想成为的角色
随着女性在工作中发挥的价值已经越来越被社会认可,更多现代女性倾向于选择独立、自主、在工作中发挥自我价值的生活方式。
作为航天人,又作为母亲,她是怎么做的呢?颜安微微停顿了一下之后回答:
说实话很难平衡,大部分时候,如果家里没有急事,还是以工作为重。
像假期我们家孩子晚上有课外班,连续15天接和送算下来一共30次,我就送过一次,送过去了匆匆赶回单位加班。所以一般情况下,还是以工作为重。
但是我们单位会定期组织职工运动会、各种亲子活动,家属都可以参加,既能让我们每个人有更多的机会享受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也能让我们身边最亲的人对我们的航天事业有更深刻的认识,还是挺人性化的。
所以,干航天虽然很苦,但是也很温暖。
看着颜安脸上无比满足和幸福的神情,我们的心也逐步被融化了。
你可以选择在自己的职场里叱咤风云,也可以选择与家人温暖相依,但选择的标准是——选择那个你现阶段最想成为的角色。
不要忧虑、不要踌躇,要像英雄一样无所畏惧、所向披靡。
而那些站在你身后的人,会理解并尊重你的选择,因为那是你现阶段最想看到的自己。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和大海
浩瀚无垠的宇宙,在普通人眼中或许显得无法触及。但在航天人眼中却是一片满溢浪漫的星空。
中国航天事业起始于1956年,这63年来,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脚步从未停歇。
从嫦娥奔月到敦煌飞天,自强不息的飞天揽月之梦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便在航天领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
东方红响彻天空、神舟飞天、嫦娥探月、天宫对接。这些成就无不震惊世界。
提起中国航天,人们自然会想到钱学森。
1955年11月25日,当陈赓问钱学森“我们能不能自己造成火箭导弹”时,钱学森不假思索又掷地有声地回答:有什么不能的?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中国一样能造得出来!
如果问每一个航天人,他们为什么选择航天,得到的大概都是这样的回答:
因为想摆脱屈辱的昨天,保卫祖国的明天;因为我们曾白手起家、步履维艰;因为中华儿女的征途是星辰和大海。
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似乎被太多良莠不齐的新闻剥夺了耳目,被太多喧嚣的信息混淆了试听,而忽略了那些更应该去关注的东西。
科学家应该被关注,科技上每一小步的前进都应该被铭记。
因为我们的时代是成就伟业、造就人才的时代,我们的事业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为坚实基础的事业。
我们问颜安:“你希望自己有生之年祖国的航天事业可以发展到什么样的阶段?”
颜安的回答中每一个字都铿锵有力:
我希望能够看到咱们中国航天在国际舞台上成为技术的领跑人。
通过这个答案,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些闪闪发光的瞬间:
试验成功时,流泪的不只是航天人,还有无数个我们在为他们振臂高呼。
十七所写给颜安女儿的信中最后提到:
你的妈妈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有了她的付出,我们国家才会变得无比强大,这要感谢你的妈妈,还要感谢无数个像你妈妈一样的人。
所以请不要埋怨她,请对她的忙碌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吧,希望你健康、开心、正直、善良的长大,像你的妈妈一样,成为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每一位在家庭与事业中努力寻找平衡的女性都应该被温柔以待,每一次披荆斩棘后的飞跃与荣耀都值得被欢呼、被瞩目。
这一刻,颜安的目光更加坚毅:
我们一定会为推动航天事业的发展继续努力,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看青年榜样,习青年力量。由@共青团中央 和十点视频联合发起的中国首档青年精神价值纪录片“青年100计划”,将梳理当代中国青年的气质,弘扬爱国、敬业、创新、奉献、向上向善的精神,记录100位科技、文化、基层一线军人、警察、文艺、体育、音乐等领域的青年榜样典型。第三季将邀请国际钢琴大使郎朗、作家南派三叔、中国香港功夫演员向佐、公益明星黄晓明、航天科工四院十七所总研究师颜安、奥运冠军丁宁、演员杜江、青年演员张一山、中国女足队长吴海燕等各行各业嘉宾,讲述自己不一样的青年态度和背后的梦想与荣光,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扫描图片上的二维码
定制标准版团旗、团徽,下载团歌
欢迎转发点赞转载请联系授权
▼点击查看
校 审 | 吴 笛
编 辑 | 叶 莺、罗 雯(团重庆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