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推荐
【周一】常识判断模拟题
【周二】言语理解与表达模拟题
【周三】数量关系模拟题
【周四】判断推理模拟题
【周五】资料分析模拟题
【周六】网红产品应重质量
【周日】我国应该采取何种养老制度
背景链接大数据杀熟、技术黑箱、算法偏见等专业名词,正在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引来人们的关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技术伦理问题开始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人工智能研究发展的重要议题。
2019年8月发布的《人工智能安全与法治导则(2019)》,从算法安全、数据安全、知识产权、社会就业和法律责任等五大方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风险提出安全与法治应对策略。这是人工智能行业对于社会诉求的一种积极回应,也是行业对于自身技术发展安全性的一次深刻思考。
公考角度中公解读【提出观点】
安全性作为其技术发展的考量标准,为人工智能注入更多的人文与安全基因,才能推动人工智能向安全、可靠、可控的方向发展。
【综合分析】
放眼当下,借助人工智能,企业赋予每个用户的偏好和行为以大量数据标签,摸透用户甚至超过用户对自己的了解;在社交媒体中,人工智能将观点相近的内容反复推荐给用户,逐步加剧偏见强化;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不同的消费者购买同一件商品的价格不同,有被“杀熟”之嫌……人工智能技术的商业化,带来了技术滥用、信息安全等问题。可以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跃,“智慧大爆发”带来的工具伦理性问题一直未被解决,进而造成个人隐私泄露、法律伦理困境。如何确保安全、合理地使用人工智能,亟待整个社会求解。
智能时代的大幕正在拉开,“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医疗”“人工智能+媒体”……不断打破着各个行业的发展瓶颈,重塑着不同产业的生产模式,更是给人类社会的发展拓展了更多的智慧空间。也许,技术的不断革新可以破解现存的“技术黑箱”,但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的是,把安全性作为其技术发展的考量标准,把握商业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把握市场伦理和技术伦理的统一。为人工智能注入更多的人文与安全基因,才能推动人工智能向安全、可靠、可控的方向发展。
【对策措施】
实现技术可用、可靠、可知、可控,首先要在人工智能的商业考量中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必须明确的是,利用技术的主体和收益方应是人本身。发挥技术优势去弥补行业短板,理应明确人的主体地位,让人工智能在商业价值与人文价值中求得平衡。
同时,更要让人工智能处在一个公平、安全的市场伦理下发展。技术应当存在伦理边界,技术发展和市场伦理的底线就是公平和安全。一方面,新的产品和技术应当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确保其性能达到合理预期;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发展应确保数字网络、人身财产以及社会发展的安全。
2020国考笔试提分包
报名报名正式结束!
这竞争节奏,再不好好备考就真上岸无缘了
教材太厚?知识点太乱?没头绪?
这里帮你分好类,复习更高效!
历年国考试题+300份行测申论包+国考大揭秘
+手写上岸笔记+行测速记公式+公考常识手册
以上仅需1.99¥,即可全部拥有!
赶紧扫码来参与吧 ↓
公务员相关推荐?2020国考全真模考,10月26日正式开考!?2020省考 | 如何高效复习行测理科知识??2020国考,男生该如何挑选职位??快看!2020国考适合女生报考的职位!?18|19毕业生算不算应届生?关于国考报名!?2019国考(税务局)最低入面分数高达140?2019国考铁路公安60分可进面!??2019国考【海关】招录职位较去年减半!?选调生与普通公务员,哪个更好??【收藏】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内容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1.99资料包购买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