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帧放映”——一个有态度的放映厂牌
在“一帧放映”x我和我的城市联展中,《纸宅》是【单元:人】的其中一篇。夏日的山村,倏急地暴雨总是下个不停,村里某家的傻儿子四处奔走想要买一个纸屋给即将去世的母亲,期待在“另一个世界”中能与母亲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看似荒诞,却是人类情感最真实的表达。
这部影片拍摄于导演的故乡福建,那儿是一个鬼神崇拜很盛行的地方。宗教的繁文缛节,使得大家离世间的生死很远,但也因此多了几份面对未知世界时的冷静与秩序。故事的主人公是导演的叔公,他是村子里出了名的傻子。他的一生,总在为那些没有结果的事情奔波着。叔公在村子里替人背了十几年的尸体,沉默的他从来都不害怕这些冰冷的朋友。在导演眼中,叔公是村子里离死亡最近的那个人,这个佝偻的身影,替导演拨开了那片横在她与父辈间的帘子。
通过对导演李珺瑶的采访,让我们了解了这个“傻”得淳朴的叔公的精神世界。
《纸宅》·导演李珺瑶
采访:一帧放映
影片《纸宅》 导演李珺瑶 / 福建 厦门
以下内容为采访的文字内容
为什么要拍《纸宅》这个短片呢?
李珺瑶:因为主人公是我的叔公,他在七八岁的时候因为发烧得不到医治,后天就成了一个智商受损的人。其实在他生前我对这个人的了解并不是很深,印象里很多时候他就是一个比较沉默的人,因为我小时候回村的时候奶奶经常会让他带着我去村子里和哥哥弟弟玩儿,我经常会跟在他身后和他一起沉默地坐在田埂上,我很多时候会想,这样一个人他的脑子里到底是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的,都在思索些什么。
我是一直到叔公去世后才从亲戚朋友们的口中慢慢了解了他。给我触动最大的是叔公他的一生都是在忙着做一些旁人看来根本得不到结果的事情,都在坚持一些得不到回应的事情。他很害怕会一个人死去,他这辈子一直跟他妈妈两个人相依为命,村里其他人会给他灌输:“你妈妈可能会提早离开,所以到时候你就要一个人生活了。”对他来说这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他的世界观就建立在这之上。
我们那边的村子办葬礼的时候会做那种很漂亮很豪华的纸房子,因为大家传统里比较相信人死后会有世界,也会需要这样的一个东西,当然比我片子里的那个房子还要豪华。因为当时生活条件不好,他就很羡慕别人的这些好东西,他一直想让他自己和妈妈都过上比较好的生活,改善下生活条件,但他并不知道死亡是什么,并不知道葬礼是什么,也不知道这个房子是做什么用的。他只知道都特别漂亮,所以为了得到这个房子,他就在村子里替人家背了十几年的尸体,希望死后能跟妈妈住在一起。我觉得这个人物身上有非常单纯的一面,除了他对于生死的感受可能跟大家不同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我觉得他心中对于某种东西的那种执念还蛮打动人的吧,所以这是我想要拍摄片子的契机。
你对于“死亡”是怎样理解的呢?
李珺瑶:其实我对于死亡并没有特别多的想法,因为我以前就觉得这是一个很自然而然的事情。小时候我回到村子里,因为我们村子在福建,我们那边特别迷信,有很多的宗教繁文缛节,所以当时就觉得说为什么人要搞这些东西,当时不太明白做这些事情的意义,也是在拍这个片子之后我才慢慢知道了这些东西。在拍片之前我常常觉得我们那儿村子的人很害怕死亡,因为迷信嘛,但他们同时又离死亡特别近,也是因为迷信。所以后来慢慢的我就发现,其实不管像片子里纸房子或是那些习俗,就像是一扇门,去帮助村子里的人、去帮助活在现世的人更好的认识死亡。可能这就是我现在对于死亡的新理解吧。
说说对于福建的特殊记忆
李珺瑶:我对福建的特殊记忆就是我们这儿暴雨特别多,天气变化特别大,常常早上特别闷,到了下午突然间就下起大雨。所以我的片子里,包括自己的创作观中,我很喜欢运用一些天气的元素,因为我感觉天气从某种程度来说是能够反映角色心理的,所以可能看这个片子的时候,希望你们也能更多的去感受片子里的一些外部环境的东西,不仅仅是简单的台词上的东西。
在拍摄中遇到过什么困难?
李珺瑶:就是我在一开始拍摄的时候,找不到合适的场地。我写的剧本里头,当时写的是一个记忆里的那种非常安静、传统的小村落的感觉,很漂亮。
但是当我去拍摄的时候,我回到我们村发现已经被彻底改造了,都是全新的房子,所以在拍摄的时候找不到非常适合的场地。我希望当时在拍片的过程中能找到比较完美的场地,这样子的话,不管是演员或是剧组的成员,大家一边看剧本一边在工作过程中能更好的去感受这个空间,所以场地不好就给我造成一个蛮大的创作困难,甚至一开始会让我感觉不太安心。为了克服这个东西,当时去村子里找了很多那种老房子,把它进行改造,基本上大家在片子里看到的场景,室内的包括室外的都是被清扫过的,因为我们村现在找不到合适的场景而且又是丧葬片,所以在这一方面制片上特别难,就只好去找亲戚朋友借或是去找那种根本没人在乎的古宅,然后一整天就在那里重新装修。
我拍这个片子大概花了55000吧,基本上都是自己出的,我很感谢我的制片,感谢我身边的很多朋友。我觉得当你在预算有限的时候,很多事情要自己来,我觉得就这次拍片在这一方面给我蛮大的锻炼吧,然后就是有一个挺好的美术建议,如果你们以后在拍片的过程中没有钱去做很好的美术置办的话,捡垃圾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是我以前在上本科的时候学到的一个蛮有意思的事情。所以我们整体的室内环境装修下来花了10000左右,大部分其实还是花在了交通上。演员方面大部分都是我的亲戚,虽然说我哥可能在表演上可能需要再提升一点。但是他愿意花时间去思考剧本之间的联系,去把剧本间的那些空白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去填补起来,而不是只是刻板的用一些经验来套用你的文本,我觉得这个还蛮重要的。
拍片时印象很深刻的事情?
李珺瑶:我觉得更多是我和我的组员还有亲戚朋友们,拍片这个事情让我们大家变得更亲密了。因为在以前做学生的时候,我们特别害怕拍电影拍完之后大家合作不开心,或是因为一起共事一起反而让彼此间的距离变得更远。但是这次合作之后我觉得还挺开心的,因为拍片这件事让我们彼此更近了,同时在拍摄过程中我们不断去接触不同的人,去听他们关于生死的一些看法,慢慢的制造了很多新的东西。
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在拍片的时候有一场戏,我过了好几遍都过不了,那只是一场过场戏。但是因为时机要卡演员出来的点,当时拍了十几条都过不了,都快中午了,快放饭了,我特别担忧,觉得这样做不太好。因为我觉得剧组里一定要保持一个非常好的schedule,你答应你的组员要在什么时候拍摄完成,这个是一定要严格去做到的,而不是每天当你拍不完你就一直继续去拍,就是这个戏schedule的制定要非常严格。所以我印象很深就是那条戏我一直都拍不过,就有点想撤了,觉得真的很对不起大家,在福建夏天超热,大家就站在田埂上,就在那儿等。同时我觉得很感谢,就是因为当时我的组员跟我说:没关系,你继续拍,把你想要的拍到我们再走,我听完这句话我还蛮感动的。
另外很感动的就是,我们家以前的家族关系、亲戚朋友间的关系非常不好,很多年都没有说话。我回去之后大家听说我要去拍片,我想要很认真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他们就非常支持。像我大伯可能已经十年没有和我们家讲过话了,因为以前闹别扭的缘故,大家因为面子上的问题都下不来台。有一次拍戏的时候我有一个道具没有带,我大伯就骑着车载着我回去。回来的时候路过一片龙眼树,因为是快丰收的时候,他突然把车停下来就问我想不想吃,他想摘一些给我,他想把这种东西分享给我,我还蛮感动的。
因为拍片这件事情让大家走在一起了,留下了很多非常好的回忆。
编辑 / 排版 六十六、凤凰河
视频剪辑 / 吴明朗
让我们一起做电影的参与者
关注我们哦~
WeChat:一帧放映
Weibo:@一帧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