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往事》撤档,也是美帝撤档
阅读量:3860498
2019-10-27
今天借着一部没有上映的电影来聊电影
《好莱坞往事》撤档了
这本来是我比较期待的一个片子
但这周末想去买票的时候就发现
这部片子已经找不到了
今天上午看了一篇文章后才知道了缘由
(此文已在第二级图文转载)
(图片来自豆瓣网)
昆汀·塔拉提诺的这部新片
在宣传阶段就赚足了眼球
无论是题材、故事、主演
都让很多昆汀的影迷早就暗自在心里把票钱掏了
不过我早前多少有些暗暗的担心
昆汀的作品充斥所谓“暴力美学”
果真能过审吗?
后来看其它一些媒体的报道
影片的暴力因素以及关于李小龙女儿的申诉
是撤档的重要原因
在最近这段时间国际形势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
无论此篇过审还是不过审
其结果都是很值得玩味的一件事
李小龙 图片来源:豆瓣电影
先说李小龙
昆汀把李小龙塑造成了一个
狂妄、说大话、只会摆花架子的蠢蛋
这一点让李小龙的女儿李香凝非常不满
图片来源:乌鸦校尉
这让我也有些意外
在《杀死比尔》系列中
昆汀表现出的态度似乎是对李小龙的推崇
为何现在又开始戏谑了呢?
结合他之前的作品我仔细想了想
觉得这跟他的创作思路还是有些一致性的
图片来源:凤凰资讯
昆汀被称为鬼才导演
他的作品风格可以说
能极大满足人们对血腥场面的嗜好
他把美国的黑帮、色情、低俗文化玩到了一个极致
他在影片中可以制造出强烈的视觉和叙事张力
牢牢的把观众的注意力抓住
不断刺激人们的爽点
在后现代文化的语境中
这就是用低俗文化解构权威、经典的典型特征
李小龙在好莱坞影视上当然属于经典形象
昆汀这么一戏谑就更加符合了这种审美趣味
这也是美国当代艺术中司空见惯的手法
放眼望去
市面上相似手法的作品比比皆是
包括周星驰在内
我们中国人也没少干类似的事情
关于这点就不展开谈了
图片来源:电影网讯
在这里我首先要承认:
我爱看昆汀的片子
特别是年轻那会
虽然算不上最爱
也排的上前几名
不过我必须要说:
昆汀最好的作品就是成名作《低俗小说》
他以后的作品均没有超过这部电影的
甚至有些作品滑落的很厉害
《低俗小说》除了非线性叙事做的很精彩以外
片中也有很多值得反复玩味、比较深刻的一面
“暴力美学”不是这部电影的卖点
片中反而有一种对暴力的反思
对人性的自由和解放也都有些许探讨
所以这部电影拿下了47届戛纳金棕榈
被奉为影史经典
图片来源:搜狐网
而昆汀后面的电影动不动就成了血浆片
《杀死比尔》《无耻混蛋》《被拯救的姜戈》
《八恶人》等等作品
除了在不同的场景打打杀杀外
只是重复之前的创作手法
从艺术角度来说没有更深刻内涵
只是他把故事讲得很引人入胜
影片拍得很有戏剧张力罢了
这些片豆瓣评分都不低
除了“过瘾”之外
却很难让我反复回味
无法否认昆汀是一个很棒的导演
他对整个影片的把控能力可以说已经登峰造极
但他却没有再往前走一步
也就无法让我对他产生敬仰之情
他就是一个非常有才的美国大男孩
仅此而已
据他自己说一生只拍10部电影
这部撤档的《好莱坞往事》是第9部
他的最后一部电影可以取得突破吗?
我们再回到“暴力美学”这个话题
这个词不知道是谁创造的
反正是一个比较民间的说法
根本说不上是一个哲学流派
在“暴力美学”的概念中
导演在拍摄此类镜头时
一定会经过反复调试
将构图、技巧、色彩、剪辑做的像广告大片那样
剔除了血腥场面给人带来的恐惧和恶心之感
暴力镜头和情节都被美化甚至具有一种诗意
虽然血浆迸流
但观众感觉不到任何不适
反而会有一种感官刺激的“爽”感
让形式的美感把血腥的味道冲淡
让观众满足一种视听享受
试想
如果以非常写实的手法拍摄暴力场面
那对于观众一定是一种灾难
据说《血战钢锯岭》里的战争场面
就让很多观众当场色变
吓哭、吓尿、吓跑、吓吐的都有
据那些真正亲历过战争的人讲
电影里面的镜头即便再血腥、可怕
也不及人身处战场的感受之百分之一
电影:血战钢锯岭
想想也是
我见到那种惨烈的车祸场面时
就已经有点翻江倒海了
更不要说亲历电影里的场面
那时除了感受到刺入骨髓的恐惧外
怕是根本没有啥美感可言了吧
那么“暴力美学”是一种精神毒品吗?
我觉得是
暴力和色情、犯罪一定是紧密捆绑的
充满了各种贪嗔痴
观看这样的电影
在满足了一种视觉刺激后
也一定会激起一种邪恶的情绪
电影会通过艺术的手法将暴力美化
让人们像欣赏博物馆的艺术品一样欣赏这种镜头
这就会让人们丧失对暴力行为的警惕
也会纵容人们心中的邪恶情绪
但是人们就是爱看这样的东西
就像人们就是爱吃垃圾食品一样
包括我自己在内
为什么呢?
因为人首先是动物
人的贪嗔痴是写在基因里的程序
色情、暴力这些东西是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遗产
即便是到了现在的文明社会
只要政府允许
如果把色情、暴力当生意做的话一定仍然会发大财
但是人之所以为人
就是因为人有完善自我的愿望
有克服自己的缺点并向上攀登的内在追求
并且把成功做到这一点的人奉为榜样、圣人
这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根本原因
这也就是人类从祖先那继承的另一个财产
善和智慧
如果世界真像一些电影里描绘的那样
人人皆是恶人
处处充满暴力、欺诈、压迫
那么结果会怎么样?
人类一定会灭亡!
这就好比是一窝蚂蚁
如果它们之间只会互相伤害
没有任何团结协作共同建造的能力
那这窝蚂蚁要不了多久就灭亡了
然后风一吹、雨一下
到了等到第二年蚂蚁窝上面长出花草
这窝蚂蚁就跟没有存在过一样
所以宣扬暴力、色情、犯罪的作品
可能会满足一些年轻人和少数思想极端者的胃口
等人逐渐成熟了以后
经历过世间的一些风雨
明白活着虽然不容易
但也要鼓起勇气
活下去
无论是要对得起家人还是要对得起自己
都要努力
做最好的自己
否则这辈子就跟白来一场一样
因此
所谓“暴力美学”的影视作品
也就是在年轻人那里有比较大的市场
在“过来人”这里也就多少显得有些无聊了
“过来人”也许更喜欢一些可以触及灵魂深处的作品
从这个角度来说
昆汀这个大男孩一直没能长大
他的战绩依然还是25年前《低俗小说》创下的
他的喜好和他宣扬的文化绊住了自己
如果说一定要把“暴力”和“美”联系在一起
那就是要让人性的美在暴力的胁迫下
还能显示出一种光辉来
而不是对暴力进行美化和修饰
至于说《好莱坞往事》对李小龙形象的颠覆
我觉得这就是年老的昆汀对自己少年情怀的否定
也代表他有点跟不上形势了
越来越不愿接受这个剧变的时代
要不然
他为何要花费大量精力拍一部好莱坞的“往事”呢?
他在这部新作中追忆和致敬的是好莱坞的辉煌时代
戏谑了一下曾经崇拜的偶像——李小龙
就好像是对着自己童年的玩具轻蔑的一笑
然后高傲的昂着头
绝不为中国市场重剪一刀
甩甩袖子
没带走一张
人!民!币!
我觉得这件事本身就是美国走向衰落的一个隐喻
美元、美军、好莱坞
这是美国制霸全球的三件法宝
随着美国的衰落和中国的崛起
老美这三件宝物不怎么显灵了
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强势文化
已经过了那个鼎盛时期
咱们国家本土的文化产品做得越来越好
虽然还没有对好莱坞产生太大的威胁
但却给了国人更多心甘情愿的选择
谁不愿意看到自己国家更好呢?
所以
以昆汀为代表的美国文化工作者们
你们要是还死抱着自己那套价值观和玩法
恐怕就要被这个快速前进的时代列车抛下了
电影是一种艺术门类
跟所有其它的艺术一样
都要跟随时代更迭、与时俱进
不过话又说回来
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文化
已经从浪潮之巅逐渐向下滑落
原来那些对好莱坞顶礼膜拜
长跪不起的舔美拥趸们
也该站起来干点正事了
昆汀这样的顶级导演身上
还有很多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电影确实还是人家玩的地道
这就跟中国人玩水墨和太极一样
外国人再怎么追也就是装个样子抓不到精髓
不过我们中国人很聪明
勤奋又好学
指望昆汀突破自己的天花板看来没啥戏了
但咱们还有很多提升空间
我们的天花板也许高过了苍穹
最后我想说
昆汀的新片撤档
关键点不在李小龙这
人家李小龙是从香港跑过去的
其实跟咱们内陆关系不算很大
单凭他这位已经作古的好莱坞前明星
无法把“东亚病夫”这个牌子拆来挂去的
不要被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裹挟
这是我们该怎么取长补短、做强自己的问题
是如何建立文化自信的问题
我们需要学习别人先进之处
然后凭借老祖宗留下的精神遗产
打造好我们自己的文化产品
这真的需要几代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