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内江六中建校80周年,这两场论坛格外引人注目——

内江六中建校80周年,这两场论坛格外引人注目——

阅读量:3867939 2019-10-28


10月25日,学校在兴隆校区会议中心举行了建校80周年总结汇报系列活动——校友论坛,学校特邀了1984年于内江六中考入中科大少年班的校友黄青回母校作了《情系甜城,我们一直在路上》的精彩报告,论坛由副校长邓盛刚主持。
建校80周年总结汇报系列活动——校友论坛
论坛伊始,邓盛刚介绍了应邀参加校友黄青基本情况。受党委书记、校长唐昭强的委托对黄青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副校长邓盛刚致辞
忆往昔峥嵘岁月,潜入夜润物无声
黄青回忆了在内江六中六年里那些青葱和飞扬的岁月,感谢六中给予自己的培养,并向初中老师秦忠露和高中老师李验惠敬献鲜花,感谢她们以及所有老师对自己给予的关怀。六中是他梦想起飞的地方,而今逐鹿归来,投桃报李,愿以自己亲身经历给予母校学弟学妹们以他的建议。
校友黄青回母校作《情系甜城,我们一直在路上》的报告
特邀嘉宾初中老师秦忠露(前排左四)和高中老师李验惠(前排左三)前排就座
与同学一起向初中老师秦忠露献花
与同学一起向高中老师李验惠献花
 一、黄金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黄青谈及当年的初高中同学,感慨颇多,他们中有被北大、华中科大、中科大等知名大学录取的,可谓人才济济。做为六中学子有这样一个好的平台,就应该有“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勇气和自信,可以尽量选择理想中的大学,特别是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所谓敬业更需乐业。二、不经寒彻骨,哪得梅花香。黄青希望六中学子,不论是学习还是就业,首先要做好选择,一旦选择就要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三、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黄青还以自身经历告诉同学们,“优秀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是没有国界的,是世界人民共同缔造的,我们六中人可以在国内也可以去国外继续深造,用优秀的科学技术成就自己,报效祖国和家乡”。未来属于年轻人,属于能登临绝顶,吞吐日月之人。  四、上善若水,厚德载物。黄青等校友还捐助物资给灾区人民.贫困学生和残疾人,让他们走出困境。似阳光不仅照耀别人,也德厚自身,手有余香。
校友黄青回母校作《情系甜城,我们一直在路上》的报告    
学弟学妹认真聆听
黄青捐助母校学生
在自由提问阶段,六中学生从升学就业交友等方面踊跃提问,黄青学长都一一解答。李验惠老师谈及当年的黄青赞赏有加。副校长邓盛刚对全体学生提出四点希望:一是信心和勇气是人生最大的财富;二是立志不坚,终不成事;三是登高望远,打开眼界;四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五是通过努力实现自己人生目标,成就辉煌人生。     
黄青及同学与秦忠露老师、李验惠老师一起祝内江六中生日快乐
黄青:1984年于内江六中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992年于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取得硕士学位,之后一直在美国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曾任国内知名临床前CRO桑迪亚全球商务副总裁。2008年之前16年在圣地亚哥多家生物制药公司从事药物化学研究,拥有以共同作者发表的20多篇有机合成和新药研发论文以及10多个全球专利申请。黄青是中美医药精英团体百华协会(BayHelix) 终身会员。黄青在2004年在美国加州创办501(c)3非盈利慈善机构全美华人文化教育基金会 (ACCEF),现任理事长。黄青先生2008年回到国内发展,是璧辰医药(ABM Therapeutics)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璧辰医药于2015年在开曼注册,致力于研究和开发针对多种癌症脑转移和原发性脑癌的世界级创新药。璧辰医药的第二代小分子入脑BRAF抑制剂将于2019年9月在美国申请IND,用于治疗黑色素瘤(melanoma)的脑转移以及胶质母细胞瘤 (GBM)。

10月25日,学校在兴隆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了建校80周年总结汇报系列活动——专家论坛。省内部分参会学校代表、六中教师等200余人参加论坛。活动由副校长游玉旭主持。
建校80周年总结汇报系列活动——专家论坛
省内部分参会学校代表、六中教师等200余人参加论坛
游玉旭受党委书记、校长唐昭强委托,对特邀专家、参会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游玉旭介绍了内江六中从1939年建校至今,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以桂湖街巷几椽破旧小屋立校,到登顶梅家山观岚赏月;从建成兴隆跨江而立,到落址高新三足成鼎。
副校长游玉旭致辞
首先,缪水娟教授为大家带来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主题报告。核心素养利于促进人与知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学科核心素养承载着核心素养的战略目标,担当着培养世界性人才的重大责任,学校课程改革应以核心素养为基。缪教授从课程、教学、资源和评价四个方面阐述了课程改革的策略。学校课程以国家课程为纲,结合地方特色和学生情况,提升课程的趣味性和适应性。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参与,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管理,完善作业布置。课程改革需要整合多方资源、优化学习环境,立足未来、预想发展、提前规划。评价方式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课程评价应以课程标准为据,强化应用型、探究型检测,使用形成性评价。缪教授结合长期的实践经验,以扎实的学术功底深刻地阐释了学校课程改革的应然路径。
缪水娟,是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原主任,浙江省教育厅原副总督学,语文特级教师,第二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中语会会长,曾经在杭州学军中学、杭州第二中学、杭州高级中学担任副校长、书记、校长。
活动邀请冯恩洪教授作了《培养大写的中国人》的主题报告。教育立足当代、功在千秋,香港问题凸显了培养大写的中国人的急迫性,培养大写的中国人更是国家长足发展的要求。中国不缺少能人,但缺少能坐冷板凳的志士,缺少“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责任与担当。冯教授从概念入手,用培育文明人、现代人和社会主义人的方式来培养大写的人。首先,以文化为基础培育文明人。知识的传承、教育的介入、情感的激发,提升学生个体的文化素养。其次,以网络为基础培养现代人。时代变迁,课程相应改革,以自我管理、有效表达、正确思维、创新变革、信息处理等为新时期学生能力的标准。最后,以爱国主义为主线培养社会主义人。直面发展瓶颈,以好奇心、求知欲推动创新事业发展,以历史感、责任心提升归属感和使命感。冯教授以渊博的学识和广泛的实践赢得了参会教师们的热烈掌声。
冯恩洪,当代教育名家,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优秀教师标兵,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班主任,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多次被评为感动中国教育改革十大风云人物;原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建平(集团)学校总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学校文化研究分会副理事长,上海浦东当代好课堂教育发展中心理事长,先后担任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客座教授。
此次论坛介绍了浙江、上海等学校课程改革经验,充分体现了学校专家学者们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无疑是一餐学术盛宴,让我们回味无穷!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