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花人如其名,现在是娱乐圈的四小花旦之一。打从19岁考上北影之后,见过太多潜规则的事,本已对这个圈子绝望,准备一毕业就甘于平凡不做演员了,却没想到碰上了陈清远这个好老师。
陈清远是有眼光的,毕竟李小花拥有漂亮的可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容颜,上课认真又有灵气,属于一点就透的天赋型演员。陈清远帮过李小花几次小忙,给了她两次试镜好角色的机会,小花每次都表现的很好,就这样顺着把她推到了现在的位置。
人在高处,有些事身不由己,有些人总是眼红。但李小花坚持底线,绝不做有违道德、有损他人的事。大佬递出的“橄榄枝”,拒绝;团队企图用黑别人的方式博她上位,拒绝。这么不遵守业内规则的人,果然很快迎来了厄运。
网上一组她与已婚男演员互动动图的出现令“李小花 小三”的搜索喜提爆搜,而男演员莫名其妙的承认了这段不道德的关系,令李小花瞬间成了众矢之的。
李小花没做任何亏心事,不明白自己一直以来坚守的底线、做的公益怎会在一张张空口无凭的嘴里就被忘记了,而从未做过的事反而成了事实。她就这么不明不白的跌到了谷底。
李小花开始喜欢喝酒,短暂的失忆和踏实的睡眠成为她失去梦想后唯一的强心剂。
一次,她喝了酒来到公园瞎晃,在椅子上发现一个背包,从小的教育没被酒精稀释,她抱着背包坐在椅子上等失主来取,就那么睡着了。
郑冬慌忙跑来公园找包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背包正被一个侧卧在椅子上的女孩抱在怀里,感到欣慰又好笑。郑冬是一名黑客,背包里的电脑是自己重要的东西。
二人就此相遇。
郑冬高中时,父母因企业破产,跳楼自杀了。父母给了郑冬良好的教育,不止是学业,人格上的教育尤其严厉。郑氏父母更是以身作则,做生意不欺骗、不下做,手里最后的一分钱也拿出来给工人开了工资。但后来不仅没有因一直以来的好人品得到帮助,反而被那些想多占便宜的工人逼死。
郑冬看透了人间,选择了做黑客赚大公司的钱。他知道,在恶的面前,人人没有不同。普通人就做小恶,大人物就做大恶,全看能力。既然都不是好人,当然选择多赚钱的路了。
但李小花的善良给了郑冬再次相信这个世界的勇气。
见面当天,郑冬回到家中便开始搜索李小花的信息。他确实听说过这个人,却没想到如今的她已跌落星坛。查清楚小花的遭遇后,郑冬决定帮助她。
他将黑到的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纷纷放上网络,扭转了局面。
他知道自己是不能见光的人,在决定帮助小花之后就只与她在匿名网站上交流,也再也没有见过面。小花不知道郑冬在背后为她做的这些事,而郑冬也无所图,只要看她开心就好,平日的交流只是如朋友般的聊天而已。
但没成想小花竟被自己最尊重的陈清远强奸了。
陈清远是个有分寸的老师,教学尽心尽力,但对于被坑害的学生却从不出手相助,帮小花一是可怜她的家境,二是确实从未见过如此适合做演员的学生。独善其身惯了,却没想到最后被自己媳妇绿了。
他媳妇也是个小演员,也想着往上爬,可陈清远连导演请的饭局都很少让她去。若陈清远有能力助她成名也就算了,但独来独往的陈清远怎么可能有那个本事,况且这女人也没啥过人的能力。
陈清远很爱老婆,在得知事情始末之后情绪瞬间崩溃。坚决的离婚后找来小花倾诉,因酒精和情绪上了头,不止说出“天下女人一个样,为了出名什么都能干”这种激进的话,更是对小花做出了禽兽之举。
小花情急之下用酒瓶敲死了陈清远,事后联系了郑冬。郑冬迅速做好了计划。
先是将陈清远家电梯和门卫的摄像头拍到的二人回家的影像剪辑成陈清远之前单独回家的影像,并接上自己去到陈清远家并破坏摄像头的图像。在自己家中挂满小花的照片以及“陈清远该死”的字条。
最后被警方抓住并一副不在意的样子承认了错误。经过一番与警方的你来我往,小花知道郑冬要替自己顶罪后难逃内心的责备,即使郑冬在入狱前已经告知她自己希望她永远纯洁善良,能开心的活在世上。但郑冬的计划虽完美,却仍遭到了警方的怀疑。警方虽然可怜二人,但为了正义选择与小花开始心理战。
小花选择了自首。
我要用这篇文章告诉大家,《少年的你》的剧本创作是多么没有技术含量。
这只是我前后花了不到两小时,通过借鉴《嫌疑人X的献身》和《白夜行》完成的一篇粗糙的短篇,中间我还悠闲的吃了个饭。这篇短文大概1600字,平日里我最好的状态下也能用一个多小时写出来。正常情况下如果给我十天的时间,我就可以把这篇短篇丰富成一部十几万字的长篇小说,细节描写、场景刻画、情节设置一定比少年的你还细致还合理(此处并没有自夸的意思,因为这部作品不过青春文学而已,卖的根本不是文笔,而是故事和情感,很多人都可以写得出来。就连我不做文字工作的高中好友,写得作文都比这作者写得好)。再给我十天,我可以把网暴主题改成留守儿童主题再写一部长篇小说。再给我十天,我还可以写成买卖女大学生、传销、连环杀人案等各种社会题材。特别简单。
结构我都想好了,就按嫌疑人那个来,先死了人,然后后面一步步推进。中间需要温情色彩就写写云、写写花、写写风,把雏菊换成象征纯洁的铃兰更好。保证你爽。
写出文字从来都不是最耗时间的,最耗时间的是构思人物关系、故事结构、故事发展脉络。但如果是有作品可以抄,那么我只需要换题材即可。一个完整的故事可能要构思好多天甚至一个月,而这个故事产生的苗头可能是过去一年的积累。这些苦,抄袭的人都不必吃。抄袭的人甚至有更多时间来润色细节,增加爽点。
这就是剧情结构、人物关系在作品中独特的重要性。只要用这个结构这个关系,你换什么题材都能出彩,直到观众对这个结构厌恶了为止。
但一个好的剧情结构、一段完整的故事脉络是一个作者费尽心力写出来的,《少年的你》照搬成这样,实在过分。
这种一男一女,男女主都是被生活强奸过的人,你在明我在暗,你误杀了人我帮你顶罪,后来警察都发现了可疑却找不到证据,只能跟凶手进行心理战,最后真正的凶手难逃煎熬归案自首的情节逻辑线会轻易触到观众对“爽点”。
用汪海林老师的话说就是“有一系列因果联系的情节段落是一样的,就算抄袭了”。若上述剧情联系你只有一两个地方相像,可以认为是创作需要或者想到一起去了,但从头到尾一模一样还不认账?
主题和思想不存在抄袭,就像我觉得校园欺凌是错的,你也这么觉得,那我们二者不存在抄袭,只是思想一致。但表达一致就是抄袭了(取自圆桌派汪海林老师的话)。
比如加缪写过:他流连于老街狭窄而充斥着气味的巷弄间,任由色彩替他呐喊,享用被太阳重压的房舍上方的那片天空,再让趴在夏日垃圾之间的猫替自己休息。
这是加缪在表达主人公悠闲的放任自己享受生活的句子,比较熟悉的人一看就看得出是加缪的描写。这是加缪的语言,是加缪眼中的世界,是独特而立体的。如果有人将其改几个名词、改改顺序就说是自己的描写,那么就是抄袭。
有人说《少年的你》是模仿,不好意思,模仿不是这样的。
作为一个作者,在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文风时可以模仿,但不能抄袭。模仿是用大师的感觉写自己的感受,内在的东西还是自己的,与大师要表达的东西不同,表达的形式也不同,只是文风相似。
就像前段时间我在看鲁迅,记的笔记都有点儿像先生的感觉:被欺负了凭什么不能报复?奇怪。喜欢欺负人骗人玩弄人背叛人的都是些蛇与狐狸之辈。报复了他,他都只会感叹“哎呀,运气不好,惹了个刺儿头”,不报复他,他则只会得意洋洋“看,人和包子没有不同”。况且你报复之后,最怕的是有人出来可怜蛇与狐狸,说他们知错啦,悔改啦,报复是不对哒。此刻蛇与狐狸则收起信子和狡诈的嘴脸,贴地俯首,仿佛他们才是被欺负被骗被玩弄被背叛的人。被欺辱者就不能勇猛,欺辱者连戏都不必演,就可坐看被欺辱者再次被围观者欺辱。夺了利益还有戏看,如此看来,最可恶的当属围观的群居动物们了。没有头脑作恶,心有不甘,必要与恶物为伍佐证自己不是没头脑。
这段我不得不承认自己受了先生的影响,但确实是文字通过我的身体,又经过构思写出来的,其中增加了一些我自己的看法,讽刺的事也不尽相同。即使我心中没想着模仿,但我仍承认这是模仿。
而抄袭的人,文字通过他的身体,就变成他的了,这不是开玩笑么?
抄袭的人都是最不要脸的人。有人说他们抄袭别人的东西就是承认自己比原作者菜,就是永远跪着站不起来的。但奈何他们本就懒得站起来,菜又如何,我有钱赚,你能拿我怎么办?
你没法跟一个不要脸的人沟通。但这里也点出了最重要的问题——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我在知乎碰到好多人以“我只是去看个电影,凭什么就说我抄袭”的观点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在这里我要声明:在你不知道的情况下,你可以看,这不是错,但你都明确知道这是抄的却还去看,这就是错。下面是我跟一个人的辩论现场,我主要要表达的意思也都比较详尽了。
这件事最让我伤心的是千玺,我是他的超级粉丝,他代言的洗发水、矿泉水等产品,有需要的我都会买,手机里为数不多的单独相册就有他的,刚刚看了一眼里面有474张照片。若他不道歉,这个相册将不会继续更新了。
我一直认为他和冬雨两人是正直善良的,而千玺本人更是晒过白夜行的书,我不敢揣测一个在舞台上坚定地说“我没有”的人会已知抄袭还去演,但事件发酵成如此,他至少现在知道了。
我希望他道歉。我希望他替原创发声。
粉丝不用来教我学做人,我知道他的粉丝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但我希望我的偶像是纯良的,是不会对社会做出危害的。
若《少年的你》大火无人管,资本就会继续无视抄袭,只要演技好、主题好、导演好他们就还会拍。资本管你什么小作者啊,钱才是真的。
那么原创的土壤将越来越少,大家吃不上饭就去抄袭,毕竟写得快啊,总归能吃上饭,那么谁去努力原创呢?即使留下的人也会更加难做。
我可以没有名气,那我也瞧不起靠抄袭获得畅销的作者。
恳请大家为了更多好的作品,那么多坚持原创的作者,不要去看《少年的你》。希望你们加入支持原创的团体。感谢大家,十分感谢大家。
只做优秀的“谋杀之谜”剧本,以及胡言乱语
有糖谋杀之谜原创工作室
WeChat : 408255374
E-Mail : 40825537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