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科目及参考书
初试科目:
01、02、05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
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初试参考书目: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五版)
李良荣老师《网络新媒体概论》;
黄瑚老师《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郭庆光老师《传播学教程》;
刘海贵老师《中国新闻采访写作教程》、
张子让《当代新闻编辑》、
丁法章《新闻评论教程》、
居延安《公共关系学》、
唐舒尔茨《全球整合营销传播》、
黄鹂《整合营销传播:原理和实务》
复试科目:
①013001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专业外语
报考难度分析
分数线:350
拟录取人数:32
报录比:426:34
难度系数:★★★★☆
复习经验总结
专业课:通读专业一书目
由于我是跨专业零基础,这两个月就是从头学起。先说说专业课用书吧。新院现在虽然不指定书目,但是一般用的还是以前的指定书目。专业一:黄瑚的中新史、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要买最新版)、沃纳.塞扶林等的《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先看的中国新闻史,边看边记,梳理重点。说实话这阶段做的笔记后来也没用来背,但是做笔记的目的是让自己能够读下去,读完一节条理能比较清晰。相信大家有过这种感觉,光看不动,看得很快但是看完也就完了,没有往心里去。
和中新史一起看的还有重中之重《新闻学概论》。由于这段时间还有课要上,概论就只是用划线的方法标注了重点,到暑假才整理的笔记。到了五月底,就结束了这两本书的第一轮通读。
在此基础上开始看比较难懂的传播学。复旦指定的这本外国人的书内容虽然很丰富,但是阅读难度也相对大。建议大家可以先看郭庆光老师的《传播学教程》,这本书很适合入门。原理阐述比较清晰易懂,没那么多延伸。而且中国人写的书还是比较适合考试用的。五月末到六月上旬,我过完了这本书,对传播学有了轮廓,并觉得这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六月份由于期末考试,暂停复习。
考新闻学的一般是理论三本书+采写编评;传播学的是理论三本+网络传播+公共关系。但是专硕是理论三本书+专业二。专业二考的内容每年可能有变动。2012年考的是采写编评+网络传播+公共关系+广告。但是2013年改成采写编评+网络传播+整合营销传播。2014年(也就是刚考完的那年)考的也是采写编评+网传+整合IMC。因此大家可以看出,专硕考的知识面更广,复习的范围更大。但是学硕虽然不用学那么多科目,但是考的题目更有深度,要看的书也远不止指定专业课,还要广泛涉猎。一个是广度,一个是深度。很难说谁更容易。
实际上,当你放下包袱,真正动笔写起来会发现没有那么难,而且在答题过程,你的头脑会被组织起来,理解并运用刚刚学习的知识点,最重要的是学会组织并条理化输出。这样经过input和output,知识点才真正掌握。
*以上转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编辑删除。
免费考研资料和真题,扫码快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