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戴保子的故事

戴保子的故事

阅读量:3871982 2019-10-28


                   戴保子的故事   
                     文/肖维国
                   (一)
清末光绪年间,莫老寨戴保子家贫难以存活,长辈乃将他送往村里一大户人家看牛。他每日黄昏放牧回来,就与同在其家做长工的本地人邵亚古同食同睡,日久渐渐相熟。
彼时,清廷气数将尽,天下一片乱哄哄的。北方先有“庚子之乱”京城陷落,天子蒙尘;南方数省亦风雨飘摇,相继组织“东南互保”;民间一些宵小之徒,纷纷啸聚山林,对大大小小的远近村落“劫掠无虚日”。
民国初年,连州境内之山贼草寇亦渐成气候,大龙黄关唐拥众千余人,元村、邵村、高堆等村,则有邵亚古、欧金生邵新贵统领的土匪数百名。匪众除不时洗荡圩市村落外,还常常在月黑风高之夜,频频四出绑票。
 当年乡村落后,既无公路也没有电灯,入夜伸手不见五指,极少行人。某一个冬天的夜晚,几个匪徒摸黑窜到莫老寨,本来打算捉一位戴姓财主进行讹诈,然而阴差阳错,恰逢戴保子从村边如厕后回家,匪徒问他姓什么?他说姓戴。匪徒于是断定他就是为所要绑票的财主,于是叱骂他秽衣垢帽故作寒酸,一定要将他押回匪巢复命。
戴保子早就听说儿时的工友邵亚古发迹,只恨无缘前往“打秋风”,于是神闲气定徐徐答道“我正想要广结四方好汉,然而不惯夜间长途跋涉,得要坐竹篼前往。况且,到贵处后已是深夜,列位也辛苦一宿,哪能够不煮宵夜充饥呢?你们应该派一人先回去报信,宰鸡备酒,方是待客之道。假如能依我说的去做,将我服侍好,则要钱有钱,要物给物。”
匪徒听后,高兴坏了,果然请来轿夫用竹蔸子将他抬着走。
预先返回巢穴之喽啰报称:“今夜捉得一条大肥鱼,出口慷慨,只是需要鸡酒款待”。
不久,土匪引轿夫将戴保子抬到,满屋酒肉飘香。戴保子下轿,一个匪徒把他引到桌前吃喝起来。
邵亚古在内房打个盹儿,朦朦胧胧中一股酒肉香味扑鼻而来。他擦擦眼,背手跨步走出堂前,正欲坐下开宴,一眼望见幼时的故人戴保子衣衫褴楼,坐在那儿大吃大喝,知道匪徒认错了人,立即怒火中烧,揪住刚回屋内的匪徒,每人两个大耳光骂道:“丢那妈,饭桶!契弟!这人贫无隔夜之粮,竟当成祖宗抬来喝酒吃肉,真正晦气!”
这次戴保子未损一毛,既享受到当老爷被人抬之滋味,又吃得油光满面酒足饭饱,实为平生从来没有经历的幸事,回村后久久不能忘记。
             (二)
戴保子家徒四壁,无田无地,遂到岩口村替甘姓族人看守祠堂,仅能艰难度日。然而其孔武有力,也常常抽空往后山边打些石头烧石灰,以解决各项生活开支。
一天,石骨塘村廖某需用石灰耘田,吩咐戴保子送两三担石灰到他家里。
戴保子和二弟保才、三弟保阵,用大米箩装满三担送走。一过秤,足足一千二百多斤!通常,惯俗以百斤为一担,廖嫌其多,戴保子辩称我每人一担,也是三担。无奈,最后廖某唯有照数全收付款。
              (三)
某年,岩口村打三日四夜的大醮,热闹非凡。四乡八寨的亲朋故旧,纷纷赶来观看。岩口及邻近村落,仿佛来了一窝窝的蚂蚁,一群群的蜜蜂。村民为超度亡魂野鬼消灾祈福、预祝丰年,家家均慷慨解囊,乐捐善款(因请道士,八音、工匠,建坛作法事,抬送各庙字菩萨,树幡竹,树刀山、过火炼、放山炮、烧冥钱等,需要大量钱物)戴保子虽口袋空空如也,但碍于面子,亦认捐了若干钱物。然而于锣鼓爆竹声中热闹几日之后,眼看行将散醮,各户善款俱已收齐,唯独戴保子认捐的数目尚无着落。
    此时深冬腊月,北风正紧。戴保子焦灼万分,度日如年,慢慢转到山后打石场,忽见一只饿虎正在觅食,于是机警地跟上,拼全力将虎打死(打虎详情见《连南文史资料》第六辑),卖与三江药店,才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