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头条 | 天津市党政代表团赴北京考察,看了什么?谈了什么?

头条 | 天津市党政代表团赴北京考察,看了什么?谈了什么?

阅读量:3876176 2019-10-28


导读
昨天(10月27日),李鸿忠、张国清、阴和俊率天津市党政代表团赴北京市学习考察。尽管只在北京停留了6个半小时,代表团却看了三个点位,并进行了一场座谈。三个点位是大兴国际机场、香山革命纪念馆《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题展、北京展览馆“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市委书记李鸿忠在座谈中说,这次考察对我们是一堂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并表示将主动借鉴北京先进经验,对接北京,加强京津双城联动,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推进天津至大兴机场交通连接,用好京津冀机场资源,加强产业科技对接,完善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承接载体平台建设,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市主要领导蔡奇、陈吉宁等同志陪同考察。

昨天,市委书记李鸿忠,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国清,市委副书记阴和俊率天津市党政代表团赴北京市学习考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受新中国70年发展变化,学习借鉴北京市先进经验,加强京津双城联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宁等市领导同志陪同考察。
金秋北京,晴空丽日,大兴国际机场气势宏伟壮观,古铜色航站楼宛如展翅金凤,楼内流线型空间结构独具匠心。当天上午,机场国际航班正式通航,旅客人流如织。代表团先后察看了值机大厅、国际联检大厅、候机区等区域,认真学习打造平安机场、绿色机场、智慧机场、人文机场的先进经验,并就加强天津与机场交通连接、共同打造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和北京市、中国民航局负责同志进行深入交流。作为目前全球建设规模最大的新建机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骨干工程,大兴国际机场在不到五年时间内顺利投入运营。代表团一行对机场建设者创造的工程奇迹和秉持的大国工匠精神表达由衷感佩和钦敬。
秋日里的京西香山,枫叶渐红,青松挺拔。代表团满怀崇敬之情来到香山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题展。展览全景展现了1949年3月至9月中共中央在香山的半年时间里,领导解放全中国、筹建新中国、开启新纪元的光辉历史。大家仔细聆听讲解,观看珍贵影像资料和实物史料,追寻历史记忆,感悟初心使命,深切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永葆“赶考”精神、践行“两个务必”的崇高风范。
下午,代表团来到北京展览馆,观看“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代表团沿着以编年体为时间主线的展览长廊,穿过1949年至2019年的“时光隧道”,学习了解镌刻于70年光辉史册的重大历史事件,共同感悟新中国波澜壮阔的辉煌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伟大实践、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
李鸿忠在座谈交流中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系列盛况空前的庆祝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呈现出一场气势恢弘、震撼人心的国之大典,极大激发了全国人民爱国热情。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辛勤付出、昼夜奋战,展现出高度的政治责任担当、工作标准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此次考察对我们是一堂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课。通过实地学习体悟,对“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认识,增强了攻坚克难的必胜信念。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2·26”重要讲话五周年,天津广大干部群众将把强烈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不忘初心使命,以“赶考”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努力答好新时代考卷。多年来,天津发展受益于北京的辐射带动和大力支持,我们将主动学习北京、服务北京、对接北京,加强京津双城联动,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推进天津至大兴机场交通连接,用好京津冀机场资源,加强产业科技对接,完善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承接载体平台建设,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蔡奇介绍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北京市筹备和服务保障工作,感谢天津市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说,近年来,天津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在科技创新、扩大开放、民生改善、基层治理等各项事业中都取得了新成就,许多好经验好做法值得北京学习借鉴。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亲赴京津冀三省市视察,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我们在新时代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我们要立足京津冀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唱好京津“双城记”,推动协同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要深化拓展京津交流合作,创新合作发展体制机制,加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对接合作,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依托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深化京津口岸合作,携手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统筹推进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抓好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等创新平台建设,实现两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
北京市领导林克庆、魏小东、崔述强、杨斌和市政府秘书长靳伟,天津市领导张玉卓、喻云林、李毅、孙文魁和市政府秘书长孟庆松参加。
新闻
多一点
01大兴国际机场昨天(10月27日)起,民航执行新冬春航季(2019年10月27日至2020年3月28日),9月25日投运的大兴机场迎来航空公司的批量进驻。10月27日零时起,共有9家航空公司部分航班由首都机场转场(或入场)至大兴机场运营。随后,其他航空公司也将陆续进驻大兴机场。

昨天上午7时50分,去往泰国曼谷的CA757航班起飞,这批乘客是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通关的首批旅客。上午9时13分,来自英国的BA039航班平稳降落,这是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落地的第一架国际航班。这标志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国际及港澳台航线正式开航,首日共有出境航班9架,入境航班6架。

截至目前,共66家境内、港澳台地区及外国航空公司意向入驻大兴机场。2019年新航季期间新机场运营的航空公司将达15家,其中国内航空公司7家、国外航空公司8家。预计日均航班量将达到280班左右。

其中,仅在大兴机场运营的航空公司有10家,包括中联航、首都航空、河北航空和吉祥航空4家国内航空公司;以及英航、马来西亚航空、文莱皇家航空、摩洛哥皇家航空、艾菲航空和喜马拉雅航空6家国外航空公司。即,上述10家航空公司所有飞北京的航班,起降机场均为大兴机场。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2016年12月15日(上左图)、2017年2月24日(上中图)、2017年9月18日(上右图)、2018年10月1日(下左图)、2018年12月29日(下中图)拍摄的建设中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2019年6月25日(下右图)拍摄的即将竣工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新华社发
2014年12月,大兴机场飞行区工程破土动工;2015年9月,航站楼核心区工程全面开工;2019年6月30日,完成竣工验收;2019年9月25日建成并投入使用。

作为全球第一大单体航站楼建筑工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筑总面积140万平方米,航站楼面积70万平方米。核心区屋顶屋盖钢结构投影面积18万平方米,相当于25个足球场的面积,可以完整地装下整个“水立方”!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外围综合交通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公交优先”的绿色交通发展理念,首次将轨道站台与航站楼一体化设计,京雄城际、轨道交通大兴机场线和城际铁路联络线直接下穿进入航站楼主楼。目前,京台高速、大兴机场高速、机场北线高速、京开高速拓宽工程、京雄城际、轨道交通大兴机场线等外围骨干交通项目全部建成,水、电、气等市政配套设施全部投入使用。

02香山革命纪念馆《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题展
今年9月13日,包含香山革命旧址和香山革命纪念馆的香山革命纪念地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香山革命纪念馆占地2.4公顷,建筑面积17985平米,建筑总高度22.5米。香山革命纪念馆庄重大气,“四梁八柱”的雨棚造型寓意党中央在香山为新中国搭建四梁八柱。28根廊柱,象征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建立新中国28年的奋斗历程。南广场上矗立着高19.49米的国旗杆,寓意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于1949年。

香山革命纪念馆设有《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题展览,是集中展示香山革命历史的重要场所。主题展览由“进京‘赶考’”、“进驻香山”、“继续指挥解放全中国”、“新中国筹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5个部分组成,按历史脉络,通过800多张图片、报照、地图、表格和1200多件实物、文献和档案,全景式生动呈现中共中央在香山期间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开启中国历史发展新纪元的光辉历程。

一图了解香山革命纪念馆

03北京展览馆“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今年9月23日,“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开幕,9月24日起正式向公众开放。展览以“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主题,分为“序言、屹立东方、改革开放、走向复兴、人间正道”五大部分,以编年体式形式向公众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的伟大历程和辉煌成就。

展览以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主题,以编年体为时间主线,安排设计了5个部分,并体现历次党代会和重要中央全会、五年规划(计划)等方面的跨段主线,选择150个“新中国第一”进行展示,每10年设置英雄模范人物墙,充分运用声光电等多媒体科技展示手段,全方位立体化呈现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发愤图强、艰苦奋斗实现的伟大跨越,清晰展现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深刻揭示新中国70年巨变背后的深刻道理。

记录开国大典历史时刻的影像,纪念新中国建设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建成通车的浮雕,定格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一切合法权利瞬间的照片,寓意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几代人命运得以改变的场景,展现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在“大包干”契约上按下鲜红手印的群像,反映上海浦东开发开放旧貌换新颜的视频,显现1998年抗洪抢险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场面,再现北京奥运会盛况的光影设计,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模型,展现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说明,反映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体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动实践的沙盘,展示人民军队官兵在强军目标指引下奋勇前进的展板,呈现脱贫攻坚新进展的实景,描绘区域发展战略的地图,模拟月球车、“天眼”等的模型,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模型,体现全方位外交的展板……展览长廊犹如时光隧道,一张张图片展板、一件件实物模型、一段段视频资料、一项项互动体验。

该展览既突出“国事”“大事”,又强调老百姓身边的“家事”“小事”。展品中,有蛟龙号、C919大飞机、神威·太湖之光这些“大国重器”,也有粮票、的确良、缝纫机等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用品。除了图片展板、产品原件、沙盘模型、视频资料,展览还对建造红旗渠、决战脱贫攻坚、棚户区改造等进行场景重现。

当然,展区内还有许多我们熟悉的天津元素。(详情)


▲1950年8月1日,新中国民航正式开通天津至广州和天津至重庆两条航线,史称八一开航。

▲1951年9月12日,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了中央人民政府令:在全国广泛传唱《歌唱祖国》。(详情)

▲1969年10月,中国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第一套全自动长途电话设备,在北京和天津之间启用。

▲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上海、宁波、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2000年春季,短短两个月时间,我国北方特别是京津地区连续遭遇12次沙尘暴。沙尘暴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为50年来所罕见。2000年6月5日,国务院决定紧急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000年6月,新中国治沙史上的大手笔——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正式启动。

▲2006年,空中客车A320系列总装线项目落户天津滨海新区。


▲2014年5月20日,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挂牌成立,实现“一颗印章管审批”。
70年筚路蓝缕,70年铸就辉煌。沿着展览的“时空隧道”一路前行,找寻150个“新中国第一”,你能看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第一台黑白电视机、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取得的大型成就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记者 | 李春怡
编辑 | 霍然
综合 | 北京日报 央视新闻 新华视点等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