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只有3.14 % 的人关注了青少年数学之旅
这是一条悲伤的微博。

图片来源于微博用户@国家公务博物馆员工
吓屎人的预告,诡异的开端,曲折的剧情,权威的当事人,坑爹的结局。《走近科学》堪称科普界的反转王,它的地位,就好比梵蒂冈之于天主教,木叶村之于忍者界。
这档陪伴了我们21年的电视节目迎来了大结局,伴随着最后一期《治理水花生》的片尾曲响起,《走近科学》再也没有下一集了。
看到消息的超模君,流下不争气的眼泪。

1998年6月1日晚,当小学生闹着要去麦当劳庆祝儿童节时,《走近科学》在央视科教频道开播了。
出乎意料的的时间安排,似乎也预示着它,是一道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今天,就让我们来回忆一波《走近科学》脍炙人口的精彩时刻!
《吐血奇人》
在广西天等县,那里有一位会特异功能的帅小伙农永光。
他能依靠意志随时吐出鲜血,还能用嘴从身体任意一个部位吸出鲜血,但却不伤及皮肤。

图片来源CCTV
他说这是因为他爷爷传授自己气功时起到了作用,让他可以运用内力把血液给逼出来。
这门独步江湖的绝技,让农永光在天等县拥有一席之地。
通过镜头,我们甚至能从他无奈的表情中,切切实实感受到那份无敌的寂寞。

图片来源CCTV
只可惜,武功再高,也怕菜刀。
在口腔科医生的检查后,终于得出了随时吐血的原因:这哥们牙龈出血,而且还挺严重的,得治。
当听到这个消息时,农永光难以接受,久久不能释怀,感觉就好像一个武林高手被废掉武功一样难受......

图片来源CCTV
《别让我孤单》
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火锅之都”——重庆。
2006年10月8日,当人们还在防空洞欢快的吃着九宫格火锅时,年仅8岁的男孩小苏却不幸“被僵尸附身”了。

图片来源CCTV
翻白眼,胳膊伸直双腿向前跳,想咬人,还想喝血。
这样恐怖如斯的行为,不仅把家里的亲人都吓尿,就连好朋友小红也决定不再和他一起玩耍。

图片来源CCTV
可怜天下父母心,发现小苏不对劲的父亲立马就放下手头工作,带他去看病。
看着儿子笔直的僵尸手,无助的内心独白,全都杂糅在父亲的双眼中。

图片来源CCTV
可结果搞了半天,原来是孩子缺乏父爱,装作僵尸想得到爸爸的关心!不得不说这个反转,实在是高!让整个节目摇身一变,成为无比温馨的亲子剧场,科普僵尸是不存在的同时,赚足了无数观众的眼泪。
节目最后,小苏在旁边安静地坐着,就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父亲也没有说话,只是意味深长的点了一根烟......

图片来源CCTV
《半夜鬼拉灯》
这集延续了《走进科学》一贯的风格,来了一个吓屎人的开场。

图片来源CCTV
故事是这样的,一对老人家的电灯,莫名其妙老是自己亮。
而且时间还非常巧合的发生在凌晨1点多的时候,亮灯的时间甚至比打卡还要准时。
试问这谁顶得住啊?更为巧合的是,没过多久,那对老人也病倒了。
这么邪门的事,让大家都认为是他们家闹鬼,沾上了脏东西。但其中也有一些牛掰的大学生不信邪,特意乘车过来一探究竟。可到最后,没留下一句解释,就被吓得连忙买车票回家了。

图片来源CCTV
然而,命运就是这么奇妙。村里刚好赶上了检修电路的时候,电工来了。
为了做好充足准备,电工甚至还准备了镇宅辟邪的开光罗盘。
就在所有村民缩在被被单瑟瑟发抖的时候,老人家那边传来了消息:竟然是灯开关的螺丝松了。
第二天,那对老人到镇上买了一个新的灯泡......
《天降冰块》
2010年6月5日,天热得不要不要的。就连在河北省打工的非洲人们也顶不住,哭着说要回非洲避暑。
正当他们准备买回国机票时,一道冰块竟然在大热天划过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的上空,掉落在波罗诺镇的小树林里。

图片来源CCTV
摇晃的镜头,再加上大妈紧锁的双眉,让晴天掉冰这事情看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
很快,“此乃无根之水,包治百病”的说法传遍了整个波罗诺镇。没有半点犹豫,村民把“神冰”抱回自家冰箱,祈求延年益寿。
有些艺高人胆大的村民舔了几口,竟然发现还挺好吃的!

图片来源CCTV
为求真理,村支书特意请来气象专家、天文学家。长达20多分钟的权威研究,否定了冰雹、陨石的可能,给出了男默女流的结果:飞机卫生间掉下来的“蓝冰”——化学处理后的屎尿。

图片来源CCTV
此刻,没有别的奢求,心疼这位老大爷......
当然,《走近科学》的魅力远不止这些:
《蓝色睾丸之内裤掉色》、《电不死之没有电》、《飞棍疑云之原来是飞蛾》、《半夜惨叫之胖子打鼾》、《牛皮长毛之没刮干净》、《屋顶无叶之被风吹走》、《五年不吃饭之得了癔病》、《老人自燃之孙女玩火机》、《种白萝卜变胡萝卜之放错种子》......
这些让人欲罢不能的剧集,让《走近科学》超越99%的喜剧,成为科学界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王!
致敬《走进科学》
很多朋友可能会问,难道《走近科学》真的是来搞笑的吗?
是的,是真的来搞笑的。
它就是要告诉我们:每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灵异现象背后,都有一个搞笑的原因。

图片来源CCTV
走近科学的真正意义是要摒弃以前的封建迷信,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
可能又有人反驳说,请牛掰的人来讲不就好了吗?
实际上,走近科学并不是没有尝试过。在节目一开始时,就曾邀请过6位诺贝尔奖得主哇啦哇啦给讲硬核理论。面对这样权威而用心的设计,观众的反馈也是相当的积极向上。

要知道,当时很大一部分的人都是处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情况。要想真正意义上做到全民科普,就必须用观众容易接受的方式!
只有通过故事的引导,让他们可以慢慢地形成一种“看似神秘现象背后可以找到合乎情理科学解释”的暗示,才能将这个观念深入人心。
而如今,它的停播,是一种积极的宣告,宣告着大多数中国人民不再相信什么神仙皇帝妖魔鬼怪,而是进入了以科学为根基建设的世界,已经在科学的怀抱,已经走进了科学,还需要再走近科学吗?
换句话说,当你觉得它可笑的时候,那就证明它已经成功了。

感谢《走近科学》节目组的每一个人,用最接地气的方式为人们答疑解惑。

超模君相信,《走近科学》才是科普界真正的浪漫。

作者简介:超模君,数学与交叉科学教育自媒体博主。爱分享有用的数学建模知识,爱深挖有趣的交叉科学人物故事,爱为靠谱的现代教育产品打call。著有《芥子须弥·大科学家的小故事》,由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
部分素材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感谢合作


写在最后
微信公众号“少年数学家”提供丰富的数学课外知识数学人物、数学趣谈、科技与数学
想让孩子懂得更多有趣的数学记得关注“少年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