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月】心路陪伴 健康同行——儿童多动也是病?

【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月】心路陪伴 健康同行——儿童多动也是病?

阅读量:3652412 2019-10-21



案例:
    明明从小调皮好动,3岁刚上幼儿园,其父母就经常收到老师“告状”:小明中午不睡觉教室奔跑,上课喜欢和小朋友打闹,老师再三要求回座位仍不听从......明明父母从小对孩子管理较为松散,其爸爸自觉自己小时候经常打架惹事,也是这样成长过来的,因此觉得男孩子调皮点是正常的,等孩子长大自然就会好。一直到上小学,明明仍然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堂作业经常做不完,回家后做作业也是拖拉磨蹭,必须要家长在一旁帮助、监督才能勉强完成作业。老师经常反应小明情况,其父母仍然不是很在意,直到老师多次反应小明经常违反课堂纪律,不改正也不服管教,45分钟的课只能听5分钟,不仅学习成绩总是跟不上且易怒,爱发脾气,经常因为小事和同学发生冲突,夫妻俩才觉得孩子是不是有些问题,遂带他到医院检查。


    行为障碍是一类常见、特殊的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因发生率高,影响儿童心理发展和学习,危害大而越来越受到家长、老师、儿童心理卫生工作者的重视。行为障碍主要包括多动性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和品行障碍。

     类似小明的求助者在生活中并不少见,那么什么是多动性障碍?
   儿童多动症主要是发生在儿童早期的一种行为问题,起病于7岁前(多在3岁左右),持续时间6个月以上,与同龄儿童相比,表现为同时有明显注意力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及活动过度或冲动的一组综合症。症状发生在各种场合(如家里、学校和诊室),男童明显多于女童。严重标准:对社会功能(如学业成绩、人际关系等)产生不良影响。排除标准:排除精神发育迟滞、广泛性发育障碍、情绪障碍,或其他精神疾病。
   

—— ——注意障碍症状标准:
                至少有下列诸项中的四项:—— ——
●①学习时容易分心,听见任何外界声音都要去探望。●②上课很不专心听讲,常东张西望或发呆。●③做作业拖拉,边做边玩,作业又脏又乱,常少做或做错。
●④不注意细节,在做作业或其他活动中常常出现粗心大意的错误。
●⑤经常丢失或特别不爱惜东西(如常把衣服、书本等弄得很脏很乱)。
●⑥难以始终遵守指令,完成家庭作业或家务劳动等。
●⑦做事难以持久,常常一件事没做完,又去干别的事。
●⑧与他说话时,常常心不在焉,似听非听。
●⑨在日常活动中常常丢三落四。

—— ——多动症症状标准:
               至少有下列诸项中的四项:—— ——
●①需要静坐的场合难于静坐,常常动个不停,或在座位上扭来扭去。●②上课时常做小动作,或玩东西,或与同学讲悄悄话。●③经常话多,好插嘴,别人问话未完就抢着回答。
●④常常十分喧闹,不能安静地玩耍。
●⑤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和纪律,如:游戏时抢着上场,不能等待。
●⑥常常干扰他人的活动。
●⑦好与小朋友打逗,易与同学发生纠纷,常不受同伴的欢迎。
●⑧容易兴奋和冲动,有一些过火的行为。
●⑨常在不适当的场合奔跑或登高爬梯,好冒险,易出事故。

     孩子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是很常见的现象,应该区别对待。如果发现孩子有长期的、不能自控的、不分场合的注意力不集中,且伴有学习困难,这些往往提示和疾病相关的注意力缺陷,在学龄儿童常见于注意缺损多动综合症、抽动症、学习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情绪障碍、脑器质性疾病等病症,应该及时带孩子到专科医院诊断治疗。


转载:泉州市精神卫生中心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