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为实现贵阳市打造“中国数谷”的战略目标,配合深化教育改革的实施,2017年,贵阳市教育局启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课程开发项目。经过一年的反复论证、完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小初高(试用本)于2018年9月正式出版发行。2018年秋季学期,贵阳市作为贵州省唯一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编制成地方教材并在1073所学校全面实施教学。
课程开设一年来取得了哪些成效,2019年10月22日,贵阳市召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课程建设阶段成果研讨会。研讨会上,专家、学者、老师共聚一堂,与会来宾们发表观点,交流心得,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贵阳教育的前沿尝试建言献策,为贵阳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方面人才培养的提前介入点赞。

贵阳市达德学校的老师正在给学生上《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课。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郑雄增 摄
人工智能“变身”普及课
10月22日,在贵阳市实验小学五(4)班教室,一堂有趣、生动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课正在进行。
“同学们,谁有胆量上来试一下,看电脑会对你们说什么?”一番踊跃报名后,一位同学站到了电脑前。当他面对摄像头,电脑立即报出了这位同学的姓名、性别、种族等。
“接下来,谁能猜一下老师的年龄?”“18、28、45……”同学们争着发言。当老师站在电脑摄像头前时,电脑准确报出了老师的年龄。
“同学们,今天我们运用到的知识,就是‘人脸识别技术’……”
像这样的《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课,在贵阳的中小学已经开设了一年。去年9月,贵阳市以此为教材,在小学四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开设该课程。
“以前,我只是听说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但是并不知道它们是什么,经过这几个月的学习,我知道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实验小学学生王荻森说。
“如今,我们已经从计算机时代,进入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从小学开始普及该课程,必定会对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加分。”尚义路小学校长覃弘说。
教材易懂接“地气”
作为贵阳市地方性教材,《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课程在教材的编写上极具地方特色。
翻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小学版教科书,给大数据画个“像”、身边的大数据——中国天眼……课程内容与贵州实际相结合,让孩子们感觉课程更接“地气”。
教科书编写的内容几乎全部选用贵州、贵阳本地案例,如中国天眼、贵阳智慧交通系统等。
“在小学版、初中版和高中版教材中,均以贵阳建设智能城市为案例,分别介绍了天河潭景区的人工智能导游‘小美’、贵阳‘天网’在抓捕犯罪嫌疑人和逃犯方面的革命性突破、精准扶贫大数据支撑平台等,以及这些例子背后蕴含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同时,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也展示了贵阳在深入推进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中的积极探索。”参与教材内容编写的梅锋博士介绍。
梅锋博士称,考虑到教材受众的低龄化,在编写教材时,力求50%——80%的内容学生能自己读懂。“避开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用图画、比喻、游戏解释等,让孩子对教材能一目了然,而教师的作用,则主要是为学生答疑解惑、组织课堂讨论”。
领先全国再寻“突破”
“作为一本涉及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地方教材,贵阳这一举措,走在了全国前列,在世界范围来看,也属罕有。”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视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邓志东在此次研讨会上表示。
在贵阳市实验小学,记者看到,灭火机器人、FLL工程挑战赛、防中暑报警器、井盖检测系统……各类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相关展示,均显现出开设该课程以后,对孩子们产生的影响。
“以往,学校参加人工智能类比赛的孩子比较固定。课程开设以后,对这一项目感兴趣的孩子越来越多,我们参加比赛的后备力量在不断壮大!”贵阳市实验小学校长钟海燕说。
梅锋博士表示,经过近一年的追踪发现,课程的开设,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孩子的核心素养得到显著提升,创新意识明显增强。
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赵兵在采访中表示,作为贵阳市的“三大战略”之一,大数据知识的普及可以从小抓起。将大数据“搬进”课堂,是贵阳教育做出的一次大胆实践,目的是为未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人才培养筑牢基础,为科技强国作出贡献。
“当然,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在发展进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例如,在师资培养上,我们还需加强。因此,我们会积极对接相关高校与科研单位,让更多老师‘走出去’,探索和学习更适合中小学的教学方法。在教材内容上,我们还会通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不断调整,达到在活动中学、在学中互动的效果。”赵兵表示。

◆ 稿件来源:贵阳日报 ◆
页面编辑:田浪 | 责任编辑:崔林林 | 签发:肖文

贵阳市教育局
官方微信
微信公众号ID :gysj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