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娃”腾空!
C919大型客机105架机顺利完成首次试飞,
C919为何订单量会那么大?

因为利益是环环相扣的。
几大航订了,可以用来压波音/空客的单。
还有通用电气金融航空服务就订了10架,这样通用电气就准能卖出20台LEAP1-C,然后他们再租给别人,不亏,通用的财报也好。
还有各大行的租赁公司,各大行都肯定有给贷款给商飞,各大行租赁公司订了,商飞就有能力还钱给各大行,各大行就不会有坏账。
中航国际租赁也订了15架,那么商飞销量上去了,中航也不亏。
国内外各廉航和各大航到时就从他们手上租来试试,好用就接着用甚至买下来,不好用就拉到呗,也不亏。
中核也订了20架,这个应该就是纯属政治任务。
就这样,几大航+各大行+引擎制造商+母公司+国资委集体刷单,订单就出来了。各取所需。
确认订单最多的建行也就订了26架(看来建行贷了不少给商飞),其他的要么就是意向/未说明,要么就是5架10架的样子,C919的订单目前也就七百多架。A320neo目前累计六千多架订单(含已发货),737MAX累计差不多四千五(含已发货),比C919多很多了。这个级别的市场很大的。
C919
中国商飞

因为中国国内民用航空市场足够大,中国人口多,当经济发达到一定程度,国内民用航空需求就会井喷,这个国内市场的规模,可以至少再容纳C919现有订单的几倍(保底2000架)——据估计,北美市场未来20年大约需要(150座至180座左右)单通道民航机4700架;中国民航市场未来20年至少与北美市场相当【波音公司预测未来20年中国将需要6810架新飞机,总价值达1.025万亿美元。而中国单通道飞机市场将需要5110架飞机,占飞机总交付量的75%。5000架单通道飞机的市场,商飞如果能拿到其中五分之二,就是成绩良好,但谈不上成绩优秀】,C919凭借本土优势和政治优势如果能拿到一半市场份额,商飞老总怕是能够一口气笑死,还能死后站着三百年不倒。
因为 C919 从一开始针对的中程单通道民用航空市场就是最大众化的国内市场,未来预期需求旺盛,供不应求,国内市场可容纳的同型民航飞机数量非常大,即便有波音和空客竞争,只要C919项目基本按照计划相对顺利地推进,中途没有下马,商飞就能赚大钱,绝对绝对饿不死——反而研发生产 c929 的市场容纳裕度很小,不怎么能赚钱,先要预备有亏本运营40年的心理准备。
航空公司引进飞机的方式一般分为三种:即贷款购买、融资租赁和经营性租赁。飞机融资租赁,在国际上也通常被称为航空器融资租赁。飞机融资租赁期间一般较长,民航客机的使用期限一般为20-30年,融资租赁的租期一般为10-15年。融资租赁,已经成为国际上航空公司引入客机的一种惯用模式。中国大部分航空公司,70%飞机都是租来的,这个市场是很大的。民航机研发制造生产运营是一个产业链很长的产业,一旦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就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链集团,就是国家也不敢正面杠了。

在航空相关制造业、服务业的利润分配长链条中,航空发动机制造是第一个吃利润的大户,第二个吃利润大户就是航空器租赁行业(一般拥有大资本和现金流的金融企业才玩得起航空器租赁业务),第三个吃利润大户是航空器生产制造链条上的一系列厂商和飞机总装厂,第四个吃利润大户才是机场及航空业固定设施所有人、航空燃油供应商,最后一个吃利润大户才是经营航空客运服务及航空货运服务的航空公司,也是客机整机的终端使用者(不算乘客)。
航空器租赁业绝对是赚钱的行业,只是门槛相对比较高,没有大资本就玩不起,所以涉足和从事航空器租赁业务的公司,不管是不是央企、国企,那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如果他们对飞机整机制造总装没有专业评估、对C919 没有信心,他们这些食腐成性的贪婪资本家是绝对不会给出自己手中的飞机订单的——所以,某些人就不要无脑瞎喷 C919 订单都是政治任务了。再怎么政治任务,航空租赁业内这些负责租赁项目的项目经理人也得对自己做主决定投出去的几十亿美元项目订单负责,年薪百万以上的职业生涯可不是政治任务就能强压下来的。政治任务怎么了?国家怎么的,也得给他们这个资本家的项目经理人一个下订单的可信理由啊,飞机品质真不行的话,不说二十架的几十亿美元订单,就是一架C919订单决定给出去,一旦出事也够航空租赁行业的租赁项目经理跳楼十回八回的了。
因此,只有 C919的设计和生产制造过程 能够满足未来适航证取证规范要求(中国适航证规范实际上就是直接把欧盟、美国的适航证标准"抄写"过来)、满足国内外航空规范要求,这些资本兀鹫的项目经理团队才会下订单——

从事航空租赁业务的资本家为什么肯下订单?
就是因为欧盟、美国的现行适航证标准,就是经过欧盟、北美这两大航空市场数十年真实检验之后形成的科学成熟标准,是经过数十年来各种真实空难、真实航空事故重重考验并经航空业专家团队迭代修订之后的成熟标准,是凝聚了欧盟适航管理组织、北美适航管理组织、空客公司、波音公司等相关方科研智慧和无数航空公司、无数登机乘客血汗的成熟标准。
依循这些欧美适航标准进行生产制造的航空客机,它的安全性在全球人类科学家讫今认识范围内就是足够安全的,也是可以控制的【当然,刻意制造的和无意识制造的人祸不在内;完全超出地球人类科学家认识范围的意外事件也不在内】。
完全移植欧盟、美国的适航证标准并在C919设计、生产、制造全过程遵循这些标准的 中国C919,当然是值得信任的。
请相信科学。

我在这里期待与您命中注定的美好相遇!
文章对你有帮助希望得到你点赞,评论与转发!
这样可以极大地帮助我的成长,让更多的小伙伴看到我!
键盘飞行员在此叩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