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面这段视频当中的主持人
让很多网友一惊
“人工智能”已经可以模拟主持人了?
而且您看着举手投足
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人”
今天我们就从这里谈起
和您一起聊聊“人工智能”
看看这些家伙们是不会
真的和我们越来越像
城 市
文化范
改变未来的人工智能

说到“人工智能”
大家总提到两个字母“AI”
他的全程就是英文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那什么叫“人工智能”呢
很有趣,把两个词拆开解释
最方便您听懂
那就是“人工”和“智能”
“人工”比较好理解
就是我们人类力所能及制造和创造的
但是提到“智能”
这就比较难解释了
它涉及到“意识”“思维”
“自我认知”等等等等
不过由于我们人类
对自己怎么形成这些智慧的形式
都还没有摸索清楚
所以目前还很难去定义

用一句话来解释
那就是
人工智能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
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工作
让他们帮助我们来完成这些工作
城 市
文化范
图灵测试:给人工智能一个标准

提到人工智能
就不能绕过“图灵测试”这个词
这个测试是由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
也被认为是计算机科学之父的
艾伦·麦席森·图灵发明的
如果您想要了解他这个人
去找一部叫做《模仿游戏》的电影
影片就是以图灵为原型的
电影《模仿游戏》片段
这个实验就是指
测试者与被测试者
当然是“一个人和一台机器”
完全相隔的情况下
通过一些装置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
在进行多次测试后
如果有超过30%的测试者
不能判定被测试者是人还是机器
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
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的

英国数学家、逻辑学家 艾伦·麦席森·图灵
不过有一点
“图灵测试”里面提到的30%
是图灵先生对2000年当时的
计算设备思考能力的一个预测
让老人家失望的是
我们辜负了他的预期
目前我们仍然远远落后于这个预测
城 市
文化范
让生活更美好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其实早已经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了
金融,城市管理、医疗等行业
都有着“他们”的身影
说到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

比如出国旅游的时候
语言问题是困扰很多游客的麻烦事
有痛点,人工智能就出来解决了
通过具有人工智能的应用程序
游客可以很好的跟老外对话
会议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做同声传译
这个阻隔人类交流的最大屏障
被轻松突破了

除此之外
您平时牌照会修图吧?
人工智能修图
可能会比您自己修的更好
也许您的朋友都分不出来
这张图是不是经过P的
除了修图以外
人工智能还可以自动生成漫画,动画
甚至给视频当中的人物扣脸
前几天在网上大火的
杨幂穿越83版《射雕英雄传》的视频
就是使用了这种技术
除此之外,找对象,找工作
这种需要甲乙双方精准匹配的事情
也可以依靠人工智能去做
想要认清一个人
就变得轻松简单了

再有
您每天用手机刷新闻吗?
那些APP都在推送着你喜欢的内容
你不知不觉就会发现
为什么手机这么了解我?
背后就是人工智能引擎在全天候的工作
这些新闻科不是靠新闻编辑
来分类,来推送的
您一边阅读
人工智能会一边记录您的使用习惯
为您边建立模型,分析爱好
然后根据您的喜好再去推送内容

还有平时我们日常的网约车
您有没有感觉
人还没出发
预估的费用就和实际支出差不多?
预估打车费这事
也是和人工智能有很大关系的
AI会根据历史的数据预判时间
预判路线上的拥堵情况等等
最后预估出一个基本精准的费用

费用精准了
车辆调度怎么办?
我们人工去调度车辆的话
一个工作人员
一天调度300单也就是极限了
而人工智能系统就不一样了
通过他的智能匹配
一分钟就可以调度1000单左右
这样大家的出行才会如此便利

有专家认为:未来15年,人工智能将带给更加便捷的生活。我们也期待这一天的来临。3月5日,在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连续第三年提到“人工智能”。并且首次提出了“智能+”的概念。我们希望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有飞跃式的发展,将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的变化。
本期嘉宾

北京智能计算产业研究院
院长 张浩(左)
中国科学院大学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专家 钟运琴(右)

特别感谢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科协频道
对我们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