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每日一图 | 在虹桥南丰城如何找到南区停车场

每日一图 | 在虹桥南丰城如何找到南区停车场

阅读量:3787337 2019-10-25


正文共:12400 字 182 图预计阅读时间: 31 分钟

上图其实是墙面贴画,在虹桥南丰城停车场层的电梯厅,由于商场分区,外加停车场也不贯通,所以项目很贴心地做了引导,摄于2018年7月。
看!灰机!看到吗?右上角白云上面的一点黑,摄于2018年7月。
MUJI在淮海755的陈列,进入到暑期,推电扇当然是应季的,只是MUJI可以把这一小小的环节也做得调性十足,摄于2018年7月。
去年底改造完成的上海世茂广场,提前半年开始露出有大量品牌信息的围挡,主题好像叫品牌星球?我忘了,最喜欢的还是LEGO呀,摄于2018年7月。
这是兴业太古汇在去年搞的理念层面非常棒的一次主题活动,也是印象最深的活动之一,因为我千年难办拍了照片,摄于2018年7月。相关阅读:兴业太古汇办了个极有趣的摄影展,果然又见自己了。
这个画面实属罕见,我坐在公区休息凳上,看着这群小盆友在上海最优质的购物中心之一玩撕名牌游戏,真是让人忍俊不禁,什么商业定位、核心客群,在此刻被忘得一干二净了,就挺好,摄于2018年6月。
BFC的文创里开幕,在那时还叫“薇襄·精致生活”,蛮有趣的名字,相比之下现在的名字虽然直白,但也是更易记,当时我有做过一篇推文,《“薇襄·精致生活”开业 | BFC给业内带来不少看点》,现在看来依旧是很出色的区域打造案例,红色集装箱不论从码头呼应的理念层面还是营造焦点的视觉层面都会让人过目不忘,是我最喜欢的场景之一,摄于2018年6月。
说凌晨9点也只是开个玩笑,倒是确实很少有机会早进到一个商场,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没有光线营造的吊顶就这样“裸”着展现出了最真实的一面,摄于2018年6月。
这个画面来自长宁来福士,我一直很喜欢的商场外场空间,有人有宠物,两张照片放一起看,别有一番趣味,摄于2018年6月。
周末的上生·新所,还有露天演出,氛围也是极好了,这可能是该项目开业以来的蜜月期,那段时间我的朋友圈几乎每周末都会有人去打卡,所以出过一篇内容:上生·新所可能是今年把九宫格魔力发挥得最好的商业项目案例,题图用的也是这张照片。但一年过后,似乎就安静了许多,摄于2018年6月。
我之前去兴业太古汇的路上,有拍过这个路口,这次是离开兴业太古汇的时候,正好是个雨天,我自己没带伞,所以可以站在KENZO花坛的台阶上,拍下这张照片,摄于2018年6月。
COS的SALE橱窗,用饼图的比例来表示折扣力度,蛮有意思的,摄于2018年6月。
MUJI在iapm店的展,难得会有展出自己的产品,就是随便拍拍、修修构图,就能很有秩序感,摄于2018年6月。
那天下午在尚悦湾的Seesaw干活,刷朋友圈才知道要下大雨,抬头一看吓死个人,不过暴雨过后天亮,一模一样的角度拍了两张照片,摄于2018年6月。
第一次去%Arabica打卡,是在洛克·外滩源,标志性的地图总还是要拍的,摄于2018年6月。
在苏州新光天地拍到的IFS,没什么,纯蓝天白云好看,摄于2018年6月。
苏州一日游,去新光天地逛了一圈,当年开业时就很喜欢的手绘作品又看到了,虽然是围挡,但还是特地拍了下来,不管经营得怎样,有时你总会因为某种原因而喜欢一个项目的,相关阅读:三年后再到苏州新光天地,聊点不一样的感受,摄于2018年6月。
不说你可能看不出来,这是兴业太古汇“美妆大道”品牌SPACENK周末在户外空间做的小小的互动活动,还蛮有感觉的,但过个阶段,这样的场景就不再会有了,摄于2018年6月。
世界杯年,作为购物中心当然也不会错过此营销重点,拥有室外公区的项目就相对有优势了,天台看球严阵以待,来自静安大悦城,摄于2018年6月。
MONCLER的橱窗设计创意一直是赢家,更可怕的是新款发布在橱窗上玩了一把倒计时,简直棒呆!可惜3我没有拍到,摄于2018年6月。
第一次去天物空间,真的是在空间方面做得很有特色的一个小型项目,摄于2018年6月。
新私想 | SociaMatters,是新天地旗下的订阅号,是商场做内容营销的典型案例,甚至放弃了此前“新天地”的名称运用,由此可见决心之大,以期获得具有思想和情感共鸣的消费群体的长期黏性,但这种工作运营难度是大的,就像办一本不断要更新的电子杂志一样,值得推崇,摄于2018年6月。相关阅读:有社群意识的商业项目一般不会差。
竟然连续两天发了Apple Store,而且都是坐着的人,只是状态不大一样,这是南京东路店门口的台阶,小憩,有趣,摄于2018年6月。
还蛮奇怪的,我喜欢Apple Store,所以虽然已经开了很久,但每次到这里总喜欢看看这种玻璃设计导致的光影变化会不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这次拍到一位老人家坐着可能想心事吧,时间是晚上9点15分,其实我也有很多次扫街扫到陆家嘴时,如果在和人说重要的事情或接电话,就会坐到这个位子上集中精神,摄于2018年6月。
这个画面在我的平台中真是出现太多次了,自己也很喜欢。虽然它不是传统商圈型路口,但由于红灯时间较长,因此放行时流量也不小。那天我尝试记录一下,踮起脚手机举高,在看不到屏幕的情况下摄录了这张画面,中间的一对老年夫妇还正好成为了视觉焦点,摄于2018年6月。
小红书这种开个线下店肯定会引起大量关注,选址静安大悦城也是契合,摄于2018年6月。
优秀的设计会让人过目不忘,就好像我把上图发了朋友圈,就有很多朋友答道“永平里”,摄于2018年6月。
港汇恒隆广场在维持营业的情况下进行整体改造,难度也是高的,对消费者需要负责,体现之一,就是这样一个临时定制的地铁通道,彰显恒隆品质,摄于2018年6月。
南京东路上很难让人放慢脚步吧,难得多看了几眼ZARA的沿街橱窗,记录一张,摄于2018年6月。
在对外开业前潜入世纪汇看了一下装饰还蛮有辨识度的屋顶空间,印象深刻,摄于2018年6月。
还是上生·新所,不得不提一下这家SEESAW,跑马场般全开放式的吧台设计,消费者可以绕道“后场”,内嵌到墙面的USB接口等细节,简直让人拍案叫绝,摄于2018年6月。
第一次去上生·新所,当然得拍一张人人都会拍的泳池,但又要感觉有点不一样,所以找了这个角度,摄于2018年6月。
LCM的彩虹桥是该项目重要的户外装置之一,第一次见到都难免会留影一张,此时离项目开业还有3个月,摄于2018年6月。浦东嘉里城的包柱是漂亮的,我还因此出过一个单篇《好久不见 | 浦东嘉里城又做了些小动作》,摄于2018年6月。
iapm 5、6两层的挑高区域以及开放式餐饮区,不论从颜值设计还是商业内容规划层面,至少在上海市场似乎还未见同类功能区域的超越者,摄于2018年6月。iapm MUJI的展览区域,一直是我喜欢该店超过淮海755旗舰店的原因,布展期间的围挡做得也蛮赞的,摄于2018年6月。
偶尔在中午时分来到静安嘉里中心,羡慕可以悠闲午餐的办公室客群,喜欢这个艺术品乱入的场景,摄于2018年6月。
Jarre aerobull斗牛犬音响是网红产品之一了,当这么多大大小小的狗子们在一起时显然会成为现象级,虽然没有展出几天,但引来刷屏无数,摄于2018年6月。
差不多老佛爷百货在今年开业前的一年,2018年的5月,上了围挡。
wework发展得最疯狂的时候,在淮海中路也能看到品牌招牌了,摄于2018年5月。花店做中岛没有问题,但如果花店在一个挑高空间做中岛的话就有可能“压不住”,moody贡献了一则令我赞叹不绝的案例,用抽象的方式来打造空间,并拉伸纵向视觉,来自浦东嘉里城,摄于2018年5月。
隈研吾操刀的船厂1862也是一个有趣的改造项目了,柱面上的平面图做得很有辨识度,摄于2018年5月。
有的时候,在用照片记录商业的时候,也会记录心境,比如这天,我特地去BFC看SEESAW和Mercedes me,但却得到了一个噩耗,所以这天在BFC,在烈日的中午,我会记忆犹新,摄于2018年5月。
今天是七夕,而这张画面来自去年的520,类似的节日,SWAROVSKI借机将自己室外空间的天鹅美陈升级到了水晶版,相关阅读:520,没有海量营销方案,只有一只天鹅的蜕变,摄于2018年5月。
当天好像就听说有个外国摄影师要在兴业太古汇拍摄素材,正好被我看到,他拍商场,我拍他,羡慕有三脚架有厉害设备的专业摄影师,摄于2018年5月。
这版LuOne的风铃幕墙可谓已经绝版,因为种种原因,后来该项目的亮点之一的三个面进行了“处理”,摄于2018年5月。
MUJI淮海中路旗舰店有段时间进行了部分区域的重装,缩减餐饮,增加了一个展览空间,有点类似iapm店,我个人是喜欢的,摄于2018年5月。
该品牌从围挡到开业到关门我倒是一直有关注,但总共只进店过一次。当品牌开业当天请到如日中天的权志龙前来站台,却在活动结束后并没有太多粉丝消费时,个人感觉这牌子基本就危险了,然后正好又赶上了快时尚品牌好时光的尾声,所以……意料之中吧,摄于2018年5月。
有些品牌的橱窗一直在赢,比如MONCLER就是,每次都会贡献开脑洞又高逼格的案例,芮欧百货沿街总能让人驻足,摄于2018年5月。

当时DOUTOR进驻上海还是引起一阵热议的,首店选址吴江路拿独栋也是话题,不过最近该品牌倒是没什么太多动向了,摄于2018年5月。
大学路在上海一直是一个讨喜的项目,来自于它的调性,而这种调性又很多来自于这类很契合的视觉画面,摄于2018年5月。
当画面摄入进CHANEL时,调成黑白就完全没有违和感,来自德基广场的艺术装置,摄于2018年5月。
虽然去年到南京第一时间就看了YOHO!STORE,但其实到了第二天才好好逛了下其所在的ist艾尚天地(后来发现上海也开了一个),这面楼层指示墙做得还不错。最近看到该项目沿街新开一家形象很好的NIKE KICKS LOUNGE,应该是趋势向好吧,摄于2018年5月。
德基美术馆新展布展中,错过。后来得知,正在布展的是大名鼎鼎的teamLab,可惜,摄于2018年5月。
景枫是去年南京行的最大收获之一,此前也没有在行程安排中,因为我比较宅,除了新街口商圈外了解甚少,还是品牌的朋友推荐的。前往体验后感觉可能是我南京最喜欢的项目之一了。与新街口商圈一排相对老牌的商场相比,景枫呈现的完全是主流前沿购物中心的打造方式,摄于2018年5月。
去年去南京又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膜拜一下金茂汇Apple Store的大阶梯,真的美,摄于2018年5月。
我个人是很喜欢这种完全靠市民素质来解决问题的方案的,都不是自助售卖机,很随意的感觉,如同好的UGC社区一样,好的商业就应该如此,消费者本身的行为会助力,摄于2018年5月,那天真是热到爆炸。
金鹰世界也是去年南京行的主要目的地之一,金鹰与蔦屋书店的合作项目初步整体观感是不错的呀,摄于2018年5月。
在逛东方福来德时,这个由品牌打造的皮具护理中心是我个人很喜欢的点位,摄于2018年5月。
此次南京行另一个目的性品牌,来自英国的Hamleys大大大玩具店,其实真的还好啦,除了大之外并没有太多令人wow的突破感,国内市场蛮难做的,近日千百度已经把它卖了,摄于2018年5月。
红白黑是我个人最喜欢的色彩搭配,所以当看到Christian Louboutin的这面橱窗,我就没抵抗力了,摄于2018年5月,南京德基。
去年这次去南京,一个重要的目的地就是艾尚天地的YOHO!STORE,云看宣传了这么久,虽然我不是潮流人士,但还是想逛一下,正面定妆照一张,摄于2018年5月。
短暂的南京行,首先到达的当然还是新街口,当然还是要德基,Tiffany&Co.的这则围挡,开面长到简直有点好看了,所以用了宽画幅来表现,摄于2018年5月。
平时不大拍品牌橱窗,因为如果养成了这个“坏习惯”,我一年大概要多拍一万张照片,所以难得看到橱窗照就放一张上来,这个画面我蛮喜欢的,来自K11的Chloé,摄于2018年5月。
前几天还有朋友问我,如果一个位置本来要做优衣库,有什么其他快时尚品牌可以替代吗?恕我无能,我想不出,倒不是说优衣库有多厉害,而是现在快时尚品牌似乎都蛮疲软的,然后优衣库好在不断地有话题,联名屡试不爽,UNIQLO x Marimekko,与后者这种辨识度很强的品牌做联名,类似这样的画面,就有两极分化的评价,好看死了,或者密集恐惧症犯了,摄于2018年5月。
有的时候不经意的随拍可以把上海拍出日本的感觉,FILA进驻淮海中路瑞金一路路口,增添了活力,今年晚些该品牌对面会引入超人气的niko and ...,8秒也已被喜茶和华为取代,有点期待,摄于2018年5月。
我超喜欢新天地的这块被苹果长期使用的广告牌,如果你看过本文在早前的画面,它不是第一次出现,比起之前经常会在马路对面拍全景,这次是回眸正好遇见一缕光晕从缝隙中射出,还有我喜欢的骚红,摄于2018年5月。
Mike Frederiqo在K11带来了“Art of Nowhere 艺趣无界”快闪店,除了此前已经有的将品牌与关键人物整合的作品外,此次甚至将K11与郑志刚先生来了一次“恶搞”极具诚意了,摄于2018年5月。
第一次来到ONE itc时,品质是嗲哦,但也完全没想到它会走上重奢之路,摄于2018年5月。
五角场东方商厦改造为悠迈生活广场后(其实是城市奥莱),引入的一个亮点品牌,来自当当的线下首店“时间车站”,占了好几层楼,设计上也是用力的,摄于2018年5月。
为什么要放这个围挡呢?因为我当年闲来无事,竟然给这个画面写了个单篇,摄于2018年5月,ifc,相关阅读:来一篇关于围板设计的技术流小品,这也是我后来做火爆了的围挡特辑的始作俑者。
去年开业的话题项目之一,来自长风大悦城,摄于2018年5月。相关阅读:长风大悦城初探完整体验报告。
最喜欢的一组上海世茂广场围挡案例,9个画面一张都不想删,将品牌、创意、融合表现得淋漓尽致,摄于2018年4月。
这是我一直在跟进的一则商场营销案例——兴业太古汇的别册,去年第一辑出街还历历在目,马上又有新突破的第四辑即将面世,坐等我的连载分享咯,摄于2018年4月。相关阅读:开业一年,兴业太古汇以“爱混敢嗲”之名做了本别册,但我还有很多想说。
世纪汇在正式开业前期,其实很早就已对外开放,作为四线上盖项目,这个出商场进入地铁站的场景设计我个人非常喜欢,摄于2018年4月。
港汇恒隆广场大阶梯拆除前半个月,特地前往拍下这张照片,摄于2018年4月,相关阅读:5月中,港汇恒隆广场调整将进入到副歌部分。
开业前夕,长风大悦城在静安大悦城布展造势,两者联动,有趣,摄于2018年4月。
李宇春的菜市场,其实是一个艺术展,选址兴业太古汇多功能厅,这张画面被我修图修的夸张了,然后比较有趣的是,该案例我发了微博被李宇春的粉丝们转发,成为了我阅读数最多的一条微博,摄于2018年4月。
LYCRA?(莱卡?)携手世界著名先锋舞团BANDALOOP在长宁来福士举办了以“动不设限LYCRA MOVES YOUTM”为主题的品牌活动,BANDALOOP在办公楼的空中舞蹈表演,也是我少有的自发前往观看的商场活动之一,摄于2018年4月。
喜茶开放式的操作台,流程化的操作,忙碌到没有空闲的感觉,秩序,又生动,是我喜欢的,摄于2018年4月,长宁来福士店。
论上海百货商场的中庭,久光的空间还是灵动的,摄于2018年4月。
优衣库为纪念《周刊少年Jump》创刊50周年,推出联名UT,然后被疯抢了,摄于2018年4月。
托商场朋友的福,有幸进到了COCO GAME CENTER,我好像已经在这个栏目中提到了很多次,放一张内场画面回顾一下吧,摄于2018年4月。
“告白气球“是我个人蛮喜欢的大悦城自创IP活动,这是2.0,摄于2018年4月。
瑞虹天地月亮湾的电梯厅,是我最喜欢的案例之一,摄于2018年4月。
尚嘉中心我平时去得比较少,但看到该项目有调整还是关注的,尤其是理念和方向上的变化,摄于2018年4月。相关阅读:终于有机会聊一聊尚嘉中心了。
PRADA在2018年发布了“真实漫画”(Real Life Comix)系列春夏广告大片,在外滩源,我们看到了这则以该主题打造的巨幅围挡,不论是谁,看到无不惊叹。可惜它只是一次宣传案例,并非品牌专店。但我们的公共空间需要艺术和品味加持,而并非只是说“建设文明城市”这样的标语,文明是要政策来拉动的,例如乱穿马路就要被拍下来罚钱,垃圾分类就是需要强行学习,但公共空间,交付给有艺术造诣的机构打造可能会更好一些。摄于2018年4月。
值机一直是虹桥天地独有的特色服务,去年该服务升级,从原先支持2个航空公司升级到12个,相关阅读:虹桥天地值机服务升级,其实是有其他思考点的,摄于2018年4月。
这可能是我们能看到的最好看的中信泰富广场画面了,摄于2018年4月。
GODIVA请来了杨洋在兴业太古汇北广场做活动,正好走过路过拍到这张人群中儿子骑妈妈的画面,摄于2018年4月。
虽然DOLCE&GABBANA撤后如今已经引入了MaxMara和CHANEL,但在过去一年年的“围挡生涯”还是有不少难忘时刻,其中最重要莫过于COCO GAME CENTER。倒不是说活动本身有多赞,而是国际线的规格,给项目长脸了,摄于2018年4月。
无意中在新天地新里看到的楼层指示,有点太喜欢了,摄于2018年4月。
店招向来都是城市商业发展的象征之一,这个南京东路画面大概是站在永安百货位置拍的,所以像素渣渣,当角度刚刚好。有朋友问我敢不敢把镜头下移?不敢!摄于2018年4月。
万象城Superdry的橱窗,没什么,只是喜欢饱满的色彩斑斓,摄于2018年4月。
本来是不想放这个画面的,商场中庭活动而已,但近日前往七宝万科广场,看到该项目时隔一年又将“赛道”搬进了商场,看来也是要做成一个“保留节目”了,因此值得一提,摄于2018年4月和2019年6月。
淮海中路LINE FRIENDS的侧面,其实还蛮有感觉的诶,坏了的垂下来的灯,好玩,摄于2018年4月。
了不起的芮欧百货的橱窗,和正好走过的一群人,蛮有意思的,摄于2018年4月。
由于要出项目开业的完整探班报告,因此特地提前一个月和商场的朋友做沟通,正值最后赶工中的场景,一块玻璃幕墙正被吊起,文案也是漂亮的,摄于2018年4月。
我之前说再怎样每个月都会去一趟高岛屋膜拜一下,说来惭愧,食言了,这是商场1层的一个统装区,摄于2018年4月,我曾出过一篇相关阅读:定期会去高岛屋伊势丹,只为不忘商业零售的那份纯粹,打脸了。
第一次拍兴业太古汇的化妆品外场美陈,之后写过好几篇内容了,摄于2018年4月。相关阅读:兴业太古汇美妆大道会玩,之后想象空间也足够;一个收藏癖眼中的兴业太古汇。
南京西路沿街看到wework围挡也是令人惊愕,不过好在最后是拿了该栋楼的3层,这里后来也成为了我唯一去过的wework,摄于2018年4月。
香港潮流名所OVERLAB为K11带来了What’Sup!快闪店,最亮点当然是Surpreme,除此之外还有DEEPLifestyles、FILA等品牌,10天限时引起排队潮,摄于2018年3月。
全上海我最喜欢的橱窗之一,来自iapm的VALENTINO,路人的姿势也是应景,摄于2018年3月。
这有可能是淮海百盛有史以来最好看的路演之一了,来自资生堂的樱花列车,要知道该系列活动在成都的选址可是远洋太古里,摄于2018年3月。
长宁来福士广场户外草坪的周末,满满的生活气息,该项目开业时曾允许到场内遛宠物是有道理的,摄于2018年3月,相关阅读:在长宁来福士遛狗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购物中心以动物为主题做业态内容总归会引发一些争议,K11当年做的蝴蝶主题活动,全馆氛围非常好,甚至在室内花园养起了真蝴蝶,但生存难度又非常高,摄于2018年3月。
当你想用育婴室却发现被占用时第一反应是什么?当然是想知道最近的另外一个在哪里咯,所以iapm在门口做了这样一张示意图,当时还出了一篇内容,《当急用商场母婴室却发现被占用时,我们最先想到的是什么?》,摄于2018年3月。
以家庭亲子为核心客群的虹桥南丰城在儿童楼层做了一个可以给小盆友开车的主题场景区域,喜欢的,所以出过一个单篇《周末了,可以带娃去虹桥南丰城开车了!》,摄于2018年3月。
回上海后为了写GINZA SIX,把棒呆了的楼层指南拍了照片裁剪了一下,摄于2018年3月。
设计是LuOne的亮点,外立面是设计的亮点元素,即将完工的风铃幕墙,纪念原生版,摄于2018年3月。
真的是EDGE,实在太赞,摄于2018年3月,涩谷。
当时我也忍不住朋友圈发了这张照片,来自loft的一个包柱,喜欢。摄于2018年3月。
由于下雨打乱了行程,所以索性再次来到里原宿(还看到了打烊了的COCO GAME CENTER),上图是我最喜欢的照片之一,后来在兴业太古汇门口的石门一路十字路口也拍过一张类似的场景,分别摄于2018年3月和6月。
我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变成咖啡爱好者了(但不懂,只是还蛮喜欢尝试一下不同品牌的,也可能喝过就忘了),在东京当然不能错过小蓝瓶,摄于2018年3月。
龟兔赛跑的新宿街头,摄于2018年3月。
里原宿随拍,色彩、画面、人物、神态、场景都很喜欢,就是觉得很酷啊!是不是???摄于2018年3月。
没有商业相关内容,只是喜欢表参道的坡度,摄于2018年3月。
ZARA、星巴克、麦当劳,三个在各自领域的最大品牌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同框,一个小小的ZARA,好像被压成了二维的星巴克,以及变成了路牌的麦当劳,摄于2018年3月。
去年东京行最爱的项目之一,人见人爱的NEWoMan商场入口简单但不乏精致的装饰,与地砖的三角造型完美契合,相关阅读:NEWoMan商户指南的一个小细节 参考一下,摄于2018年3月。
昨天写到涩谷的十字路口,视角是在TSUTAYA二层的星巴克,今天补上自己在人群中的举高俯拍,真的仿佛置身于电影镜头中,远处能看到TSUTAYA以及二层玻璃幕墙内的“观众”,摄于2018年3月。
全球最繁忙的十字路口怎能错过,这是在TSUTAYA二楼的星巴克拍延时摄影,我个人喜欢城市,也喜欢这种十字路口的人文场景,所以不仅是涩谷,即使平时在上海,我也会拍摄很多行人交织的画面,这篇内容之后如果有看到也会放上来与大家分享,摄于2018年3月。
仅仅是一个包柱案例,但喜欢到不行。位于表参道TOKYU PLAZA中的某品牌(恕我无知不认识),不仅在直角包柱上用到了投影元素,更让我感到妙的点在于品牌logo字母中的M恰好位于转角处,这样由于M本身的折线让转角不显得扭曲字体,同时让包柱的两个面产生了连带关系形成整体,摄于2018年3月。
之所以说“生拍”,因为画面右侧就有“禁止拍照”的提示,但我还是在不了解该项目任何背景资料的情况下忍不住竭尽所能想拍摄一张全景画面,因为说不出个所以然,但手法太令人印象深刻,之后查询了相关资料,才知道好的设计确实就是让你感受不到设计,但融入其中,摄于2018年3月。
去年前往时正值CHANEL在原宿开设COCO GAME CENTER,道旗插满表参道,我们到达时已经打烊了,不过几个月后在K11去成了,之后这里应该也能看到回顾,摄于2018年3月。
喜欢死了的精致到没朋友的NEWoMan的楼层导览,摄于2018年2月。
GINZA SIX屋顶空间看到的CHANEL,喜欢,摄于2018年2月。
OIOI餐饮楼层logo的变种,摄于2018年2月。
在逛GINZA SIX时我没有拍太多照片,因为每一帧都很美,但这个画面没有错过,N.HOOLYWOOD的低调的logo,简直令人高潮,摄于2018年2月。
我个人还蛮喜欢利用手扶梯进行构图的,前天发的ICONSIAM中也有张类似的,摄于2018年2月和2019年2月。
我喜欢的伊势丹,漂亮的外立面,摄于2018年2月。
之前有说到Solamachi里的商户都陆续打烊,有图为证,这家10点到9点的告示牌也是做得很有感觉了,摄于2018年2月。
来到晴空塔时已经很晚了,楼下的商业项目Solamachi都在陆续打烊,不过拍到了张精致死了的立体楼层“平面图”,摄于2018年2月。
相信所有喜欢文具/文创品类的朋友都会喜欢这个品牌吧,摄于2018年2月,Ginza Itoya。
很多年前我第一次看到Apple Store,是在银座,那天下雨,我们是来考察,躲在马路对面的商场里,我没有去成;后来第一次亲临Apple Store,是在北京三里屯,那个时候我还没有苹果产品,就买了个Apple Remote解解馋,完全没有用(后来买了AppleTV才用上);这次再来到银座,进到了店内,家里的Apple Remote正好坏了,所以又买了一个,也是情怀,摄于2018年2月。
终于轮到当年网红登场了,GINZA SIX,很棒的项目,摄于2018年2月,我写过一篇自己很喜欢的内容:关于GINZA SIX,如果我只有资格说一个观点。
之前就有朋友发给我看伊势丹商场内的巨幅“this is japan“主题海报,简直好看死了!能亲眼看到也是幸福,摄于2018年2月,相关阅读:商业地产商为什么喜欢发24节气海报,然后聊一聊我一直说的微创新。
东京银座和上海南京东路,从建筑形态来说也是神似的对吧?其实差异除了在品牌级数外,更多来自于人文景观,以及空气质量,摄于2018年2月。
我不是高达迷,但还是要去到DiverCity Tokyo Plaza看1比1的高达,这就是地标的魅力啊。现在很多项目说要做IP主题型商场,有IP加持和有打卡刚需地标性质还是不大一样的,摄于2018年2月。
这个围挡之前也是有出现在我的“围挡特辑”中,日式移门真是无敌美好,话说如果把画面中的文字换成中文的话,可能就蛮杂乱的,但日文就显得很清爽,我也真是崇洋媚外,摄于2018年2月。
走过路过YAMAHA Ginza,没有进去,但被纸片人小橱窗吸引了,摄于2018年2月。
前几天还在和老婆说,我觉得共享单车的悖论在于经历了脏乱差坏这样的乱象,政府部门整治肯定是必然的,这需要使用者有较高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但我又认为真的我们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文明意识,可能又都会更愿意骑自备的自行车出行了吧,类似上图,摄于2018年2月,东京。
上周上海的店招事件成为了热点话题,其实我个人认为不管是统装还是自装,目前尚无法协调到一个令看似很会审美的大众满意的水平,在商业规划中,秩序中体现特征是高水平,摄于2018年2月,秋叶原。
进入到2018年2月的开挂时间,来到日本,依稀记得当时朋友圈的刷屏,也就是说今天开始,会为大家回顾当时拍摄的很多画面,开胃菜,来自机场的PLEATS PLEASE灯箱画面。
这大概也是我上海最喜欢的路口之一,南京东路河南中路,怎样把十字路口的人流也变成一种文化呢?摄于2018年2月。
商场台历收到至今,芮欧百货的这个作品是唯一一个年份都过了还不舍得扔的,摄于2018年2月。
GENTLE MONSTER淮海中路旗舰店的第二代装修,增加了第三层空间——一个极具艺术感的主题空间,非常沉浸感了,我甚至在里面呆坐了蛮久,摄于2018年2月,相关阅读:GENTLE MONSTER 淮海中路旗舰店两代店装同框。
当初我在po这张围挡画面时,收到了蛮多赞的,如今这张照片也是一直入选在我的“围挡特辑”中,摄于2018年2月,改建中的长风大悦城。
狗年静安嘉里中心的主题美陈装置,霓虹灯风还蛮好看的,“楽”会动啊动,摄于2018年2月。
上海世茂广场在施工期间,沿街长围挡的又一案例,来自“故宫文化下江南”,而就在今年2019年的新春季,该项目就为我们呈现了故宫快闪店,双方也是颇有渊源,我个人比较喜欢这张“拍照的人并没有拍走过来的人”的照片,摄于2018年1月。
这是我摄入的兴业太古汇第一张外场花园空间美陈照片,现在我已经给该区域建了个相册,里面有57张照片,写过好几篇相关内容,摄于2018年1月。相关阅读:兴业太古汇美妆大道会玩,之后想象空间也足够;520,没有海量营销方案,只有一只天鹅的蜕变;一个收藏癖眼中的兴业太古汇。
喜茶在芮欧百货,最终在商场最高层5层开了店,当初这个选址还引起了众多议论,毕竟此前品牌基本都是拿商场1层位,但我个人对芮欧店喜欢得不行,而且该楼层还多了个有趣的看点,网红茶饮和精品咖啡(Seesaw)如何共存及相互影响,摄于2018年1月,相关阅读:聊一聊喜茶在上海的选址。
今天这个画面没有什么干货,纯好玩,iapm的手扶梯上,拍到一只正在去做活动的小黄人,就很自然的路人感,摄于2018年1月。
感谢大家的厚爱今年猪年我已经能做一个商场红包特辑了,而在去年狗年我还只能用把红包做进商户指南的浦东嘉里城做一个单篇,摄于2018年1月,相关阅读:前天刚聊了商户指南话题,这回浦东嘉里城把红包都给做进去了。
去年新春季K11的大活动,PINK LOVE,全国多店同步,但我只选了这张可能最生活化的画面分享,摄于2018年1月,相关阅读:PINK LOVE | K11打造粉红主题,但这个活动和以往不大一样。
还是下雪天,下大雪,在iapm门口抬头随便一拍,没事,就是纯觉得好看,摄于2018年1月。
上海下大雪,很多商场都开始晒雪景,那天我在静安大悦城的顶楼星巴克,透过玻璃拍下了这张摩天轮广场玩雪众生相,摄于2018年1月。
我觉得大概每一位到过“光的空间”的朋友都会拍一张这个角度的画面吧,摄于2018年1月,相关阅读:去年年末话题案例——“光的空间”新华书店 | 全景探店。
腾讯在万象城开了个微信支付无人快闪店,当然是噱头而已,摄于2018年1月。相关阅读:万象城微信支付·无人快闪店探班图报。
继续我的杭州行,这一回,是当时同样开业不久的杭州来福士广场,我第一次去,摄于2018年1月。
去杭州玩了两天,去刚开业不久的in77 D区学习了一下,摄于2018年1月,相关阅读:in77 D区很棒,可惜没有把B1、1层近乎完美的设计语言贯穿始终。
大学路·下壹站的一个消火栓设计,蛮可爱的,摄于2018年1月。
又是晶品,之所以一直说还蛮喜欢这个项目的,是因为ta一直在努力用心做一些实际而非虚头巴脑的工作,这个中岛鞋区,取名“Allure 魅 Shoes”。你不能说品牌有多出色(实际招商供需因素,没办法),但从商场出品来看,还是可以的,摄于2018年1月。相关阅读:晶品在三层公区做了个统装鞋区,以及一层的运动氛围快溢出来了。
地铁连廊有客流,但不代表就能留客,这一直是商业中非常有趣的问题,晶品到静安寺地铁站的连廊就是一个有趣的例子,娃娃共和国是该项目开业后挺久才引入的,也是比较特殊的业态,摄于2018年1月。
18年的1月1日,我第一次来到船厂1862,蛮有趣的一个项目。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