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10月25日】胡安·拉蒙·希梅内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0月25日】胡安·拉蒙·希梅内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阅读量:3806056 2019-10-26


历史上的今天
 25 de octubre
  HOY EN LA HISTORIA
1956
Juan Ramón Jiménez recibe el Nobel de Literatura
胡安·拉蒙·希梅内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Juan Ramón Jiménez


1956年10月26日,这一天「ABC报」的首页被一整幅照片所占据,标题是「属于西班牙的诺贝尔文学奖」,下面是一段文字报道:“伟大的莫格尔诗人胡安·拉蒙·希梅内斯获得了瑞典文学院颁发的1956年度的诺贝尔奖,以及约计150万比塞塔的奖金,获奖原因是他的西班牙文抒情诗,是高度精神和纯粹艺术的最佳典范”。

橘长
1.「ABC报」
  或称「阿贝赛报」,是西班牙的一家综合性日报,也是马德里最古老的报纸之一。去年11月习大大访问西班牙时就是在ABC报上发表了题为「阔步迈进新时代,携手共创新辉煌」的署名文章。
2.莫格尔(Moguer)
  诗人胡安·拉蒙·希梅内斯的家乡莫格尔是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自治区韦尔瓦省的一个市镇。

3.比塞塔(Peseta)
  是西班牙及安道尔在2002年欧元流通前所使用的法定货币。150万比塞塔大概相当于9千欧元。
事实上,希门内斯并没有出席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仪式,当时他和妻子正在波多黎各。他的妻子,也是他生命中的挚爱泽诺比垭(Zenobia)正饱受病魔的折磨,更确切地说,那时他们在圣胡安的一家医院,他的妻子在病床上,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光,等待最终的安息。据当时在场的人所说,在收到通知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电报后,胡安·拉蒙·希梅内斯在寂静中哭泣了一段时间并对记者们说“我非常感谢所有为帮助我获得这一奖项做出贡献的人们。这份殊荣说实话我感到受之有愧。由于我妻子的重病,我对不能参加诺贝尔奖颁奖而深感遗憾。至于我,我没有更多的话要说了。”
就在希门内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三天后,陪伴他共同生活四十多年的爱妻 Zenobia Camprubí Aymar 撒手人寰。希梅内斯始终无法从悲痛中复原,仅仅一年半之后,七十四岁的诗人在1958年的一天也悄无声息地在同一家医院离开了人世。



说起希门内斯的作品,大家或许在童年时读过他的作品——「小银和我」(Platero y yo),也被译作「小毛驴和我」、「小毛驴之歌」。在欧洲,这本书与「小王子」,「夏洛的网」齐名,是家喻户晓的读物。

这是一本关于自己与心爱的小毛驴Platero唇齿相依的散文集。全书共100多个短篇,每篇文章短小简洁,干净典雅的文字充满了诗意的忧郁,散发出淡淡的哀愁,以孩子天真的口吻道出现实的不完美,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和温情。在作者眼中,小毛驴充满灵性、高贵、善良。作者对它的情感有热望,有憧憬,有担忧,有苦涩,有甜蜜,把自己与一只小毛驴的一生情谊写得令人动容。他们相依为命,一同走过美丽的原野,村庄,山岗,教堂,大街小巷,走过诗人的故乡,西班牙韦尔瓦省的莫格尔。这是一组西班牙南方的风情画,也是献给Platero一首长长的抒情诗。Platero在作者细腻生动的描绘下跃然纸上,引人入胜,触动了各地读者的心。此书出版不久就被翻译成英法德意荷等多种文字,所有西班牙语种国家都把它选入中小学课本。

作为一本面向成年人的作品,书中的许多章节隐晦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的批判,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读懂。虽然如此,语言通俗易懂的「小银和我」却对孩子们有很大的吸引力。作者自己曾在序言中说过:“我从来没有,以后也不会专门为孩子们写故事。因为我相信,除了一些大家都能想到的例外之外,孩子们能像成人一样读懂所有书籍。”
故事的第一段就充满了趣味:
毛茸茸的小银玲珑而温顺,外表是那样的柔软,软得通身像一腔纯净的棉絮,没有一根骨头。唯有一双宝石般发亮的眼珠,才坚硬得象两颗精美明净的黑水晶的甲虫。我把它解开,它自己就向草地走去,漫不经心地用前吻微微地去嗅触草地上的小花;那些玫瑰红的、天蓝的、金黄的花朵……我轻轻地呼唤:“小银呢?”它就仿佛带着满意的笑容,轻盈地向我走来,不知为什么会像是一只小小的风铃在娴雅地摇晃……
—— 胡安·拉蒙·希梅内斯,《小银和我》  
橘长
让我们跟着当年的颁奖辞来一起回顾胡安·拉蒙·希梅内斯先生为文学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是希门内斯先生。他是一位将其漫长一生奉献给诗歌和美的诗人,同时他也是一位老园艺师,他花费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用来培育这一种新的玫瑰。这种新的神秘的象征圣母玛利亚的白玫瑰,完全可以用他的名字来命名。
「远方的花园(Jardines lejanos),1904」是本世纪初他创作的重要作品之一,希门内斯第二阶段的诗风充分展现在他的「一个新婚诗人的日记(el Diario de un poeta recién casado),1917」里,就在这一年,这位新婚的诗人第一次访美,在他的日记满是写大海的,表达着自己对大海的无限情感,1918年出版的「永恒(Eternidades)」和1919年出版的「宝石与天空(Piedra y cielo)」成功的开启了他多年来追求自我和世界认同的新阶段,他的诗和思想都希望是为事物找到正确的名字,1923年在「美和诗歌(Poesía, Belleza)」两卷诗集出版以后他为了尝试新的体裁便放弃把作品出版成书的想法,转而把没有提名和署名的诗印在传单和报纸上散发,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他原先将作品集结成21卷的想法也泡汤了。「底层的动物(Animal de fondo),1949」是他在流亡时期的最后一部作品,如果是大致地读一下还是可以看出其有进步的迹象。
现在他满怀悲伤地侨居在旧殖民地波多黎各,我们非常遗憾,今天没有机缘看到这位和Greco给他所画的肖像完全一样的诗人,在Greco的画笔下,他面颊消瘦,眼窝深陷,不过我们能够在「小银和我(Platero y yo),1914」这本有意思的书中看到一幅他比较轻松的自画像。画像里的他有着基督徒式的胡子,骑着一头小毛驴,身旁还有一些吉普赛小孩冲着他大叫‘疯子,疯子,疯子’。事实上,诗人和疯子经常是无法区分的,但是他的疯狂表现在他的智慧上。
从历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情况上来看,西班牙文学仍然是一座只能远望的花园。我们常常没有对园内的景物有所留意,今年的文学奖获得者就是著名的1898年的一代,当中硕果仅存的一位伟大诗人。他们这一代诗人曾经经历过大西洋西岸的西班牙属系国家的分合,这也更加显示出他是一位经得起考验的文学大师。瑞典学院在表彰希门内斯先生之时,也对他所属的那个光辉灿烂的西班牙文学时代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橘长
埃尔·格列柯(Greco)
  Greco在西班牙语里是希腊人的意思,原名多米尼克斯·希奥托科普罗斯的他来自希腊。他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幻想风格主义画家。作为一位肖像画家,Greco特别擅长宗教画,并为托莱多以及其它地方的教堂创作了众多的祭坛画。致辞人在这里将西班牙诗人胡安·拉蒙·希梅内斯与西班牙历史上伟大画家格列柯的外貌相比较。虽然时期和领域不同,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取得的成就都是西班牙历史上骄傲。下面是两位的肖像,大家觉得他们长得像吗?
胡安·拉蒙·希梅内斯
格列柯

关于
希门内斯和马德里的小知识
你知道吗
橘长
1. 1900年,希梅内斯到达马德里。同年,发表了最初的两本诗集,即《白睡莲》和《紫罗兰色的灵魂》。这一年,由于父亲去世,家道中落,他情绪受到很大打击,抑郁成疾,住进了疗养院。
2. 1912年,希梅内斯在马德里结识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西班牙语译者Zenobia Camprubí,并对她一见钟情。后来有情人终成眷侣。
大画家Joaquín Sorolla
为Zenobia Camprubí所作画像
全文完
往期回顾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