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综合人民网、北京日报
10月23日,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医保局三部门联合召开宣传贯彻培训会,面向邮政速递、顺丰、京东、中通、韵达等14家主要品牌企业,宣讲《促进快递行业规范发展加强从业人员权益保障的通知》。
当前的快递从业人员普遍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很看重这个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希望能够得到职位、等级上的提升。
为此,北京市将畅通快递从业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增设快递工程评审专业,按规定设置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和正高级工程师五个层级。同时,打通快递业高技能人才与快递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让符合条件的一线岗位高技能人才可以参加快递工程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
快递评职称2018年就陆续试点,今年更是大面积铺开,但快递工程师到底谁能考?职称含金量又有多高?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苏中兴认为:职称评审是针对从事专业技术岗位的人员,还不是一般的高技能人才,我们国家对高技能人才有职业资格鉴定,但这跟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是两个概念。
这次快递行业职称评审,更多应该是面向快递行业的工程技术人才。因为快递行业有前台,大家接触比较多的是快递小哥,实际上还有中台、后台,科技含量比较集中,比如有现代信息技术人才,有供应链管理,将来,大数据、AI人工智能都有可能出现在物流行业。这次,北京市符合条件的一线岗位高技能人才可以参与评审,我理解的是,比如原来从事快递收寄的人,通过后面的学习,学历、能力提升了,还转岗了,从前台转到中台、后台,这样参加评快递行业职称也是合理的。
人才最终要靠市场来检验。不是评上了职称就是人才了,在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里,企业在做薪酬设计的时候,不会单纯因为员工评上职称就给员工提高工资,更多还是要看员工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为客户创造的价值。评职称更积极的意义在于引导一种学习习惯,引导大家通过学习去提高自己的岗位技能水平,引导大家更好地关注下一步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应该做哪些方面提升,这个还是非常有作用的。
在职称评审这个事情上,还是要尊重市场主体,尊重用人主体,政府在宏观架构设计上可以引导,但不能替企业评价到底谁是人才,谁创造价值,这个最终还得由企业作为用人主体自己评价。
wlzhangwen
解读物流前沿概念 关注物流发展动向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一键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