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xffLT8lcqD6Vjs6zLRITnIBGKnDCmIWXJZX67gibic0sfDTBGjuluZohSGp8pTSCIDuyicpr2ibOkfExaafSG2NdHw/640?wx_fmt=gif)
前几天,快递联盟报道了上海某快递员因与顾客就使用快递柜产生纠纷而导致持刀伤人事件,老范始终觉得,假如快递柜的日常操作上能明确一点、理性一点,那么,很多因此而起的纠纷完全可以避免。
2019年6月20日,交通运输部公布了《《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自2019年10月1日起施行,该《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未经顾客许可,快递员不得使用快递柜作为投递工具。
快递柜只能是一种辅助派送手段
就事实而论,快递柜的问世,确实为快递业的末端100米派送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辅助方式,快递柜的工作流程也简单明了,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方便了快递员与顾客之间的衔接,然而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快递柜始终只能是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方式,而不是主要派送手段,究其原因,老范认为至少有以下两点硬伤:
1、快递柜的投递方式不能符合绝大多数人的需求。
2、快递柜的格式、容量无法满足区域内100%的包裹投放。
这两点硬伤,直接导致了快递柜无法主导区域内的快递派送,然而,快递柜企业在设计商业模式之时,往往选择性的忽略了这两点,他们设计的是一种完全自嗨式的商业模式:
1、 向快递员收钱,至少得是原本派费的一半;
2、 向顾客收保管费;
3、 顾客来取件的时候看看广告,广告费又是一批收入;
4、 建立庞大的快递员、顾客数据库,一旦时机成熟,随时来个鸠占鹊巢。
我们无法指责这种商业逻辑,在信息时代,商业模式的设计往往需要高大上的格局与视野,否则,企业连起步的A轮都无法争取到手,所以,企业需要讲一些完美的故事,需要描绘一幅宏大的蓝图。
美好的愿望遇上了用脚投票的顾客
2016年双十一后,重庆、台州、南充、潍坊、襄阳5个城市的用户发现,开箱码短信中多了一句提示,“本次为你免费存放4小时”。快递柜的目标群体——上班族,几乎都错过了4小时的期限,要想取包裹,先给1元。
“4小时取包裹,超时收费”的新政,目的是为了提高收取包裹的效率,却在用户群里炸了锅。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ffLT8lcqD42CucyicbrLibtyWc5rzcn9YkVtFspZiaJicibiaSoeIlG0XvmiapVGH23OxwTh57wGOeiac8Qib9qZudI1TQ/640?wx_fmt=png)
“凭什么跟我收费”“谁让你放入柜子的”“这是趁火打劫”“抵制快递柜”……一时间,快递柜的差评声弥漫各个城市。在重庆,至少有7个小区物业迫于业主压力,出面让快递柜企业限时开箱,否则作断电处理,多个快递柜的柜体和显示屏遭受了用户怒火的洗礼。
除了快递柜,被骂得最多的就是快递员。有些快递员一天之内感受了几十次用户的咆哮,他们也觉得委屈,“快递柜早就开始向我们收费,使用的柜子由小到大每次0.4~0.6元”。
本来想着存柜子效率高点,但随着收费制度以及日益增加的用户投诉,大部分快递员开始选择向免费或者收费更便宜的菜鸟驿站、周边便利店、小区商店等进行投递。
快递柜本来是属于较受欢迎的派送方式,尴尬的是,1元钱取件费就把自己置于了用户的对立面。在用户和快递小哥的抵制浪潮下,快递柜实行了11天的收费新政戛然而止。
碰了一鼻子灰的快递柜,却没有新的思维出现,始终抱着这个失败的逻辑不撒手。
快递柜现有的商业思维,伤害最大最直接的就是快递小哥
快递柜的派送一旦出现问题,谁会第一个遭罪?这答案十分明确而且唯一:就是快递员,也只有快递员;一边要承受顾客怒火发泄,一边灰溜溜的立刻跑回来解决问题,晚了一步就是投诉、罚款,然后还要和顾客点头哈腰的道歉!快递小哥每天和各种各样的顾客打交道,有些顾客本身就比较难侍候,本来就每天没什么好心情,一而再、再而三的遇见这种快递柜的纠纷,于是,有唉声叹气的,有撒手不干的,更有甚者,冲冠一怒。。。。。。
而快递柜,却始终躲在小哥后面,酝酿着下一次纠纷。
快递柜完全可以成为利他性最强最明显的派送工具
一种商业模式的成功,取决于利他性的设计:利他性越明显,扩张速度越快;利他性越强,盈利能力越强。反之亦然。
范林芝快递柜企业应如何定位自己的产品?快递柜的利润从何而来?如何使得自身成为即受快递员欢迎又受顾客青睐的工具?
老范认为,快递柜的定位应从如下几点出发:
◆理念定位:快递柜始终是作为末端派送的辅助性手段,而并非是主导性手段。
据老范的粗略统计,任何一个区域内已经投放使用的快递柜,最多只能满足这个区域的20%的快递量,至于大件物品就不说了,所以,快递柜本身就不具备主导地位,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补充者,相应的生存空间和获利空间就会开阔很多。
◆用户定位:晚上21点至早上8点这个时间段才有时间取快递的这部分用户。
众所周知,目前快递末端的投递方式主要是三种:快递员上门、门店或代收点自取、快递柜自取;快递员的派送工作时间一般是早上8点至下午18点左右;门店或代收点的工作时间一般是早上8点至晚上21点左右;而晚上21点至早上8点这个时间段,快递柜的无人值守、智能取件功能则完整的弥补了这个时间段的派送缺位;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这个时间段才有空或才愿意去取快递的用户,绝不会低于20%,而恰恰是这超过20%的用户,才是最具备高端商业价值的用户。
◆价值定位:以快递派送为辅,以顾客吸收为主。
顾客与快递员因为快递柜的冲突原因大多数源自于收费,或者是可能会收费;快递柜的收费逻辑我们都不难理解,毕竟不是出来搞公益的,你使用了就得付钱,这是极简单的道理;然而对快递的末端顾客而言,此话就不成立了:我已经付了钱了,快递柜再收费,就是二次收费,就不应该,这也是可以理解的道理。
这两者之间的价值冲突,明确的衡量了快递柜的用户定位是否正确,同时也对快递柜的价格定位进行了明确的要求;假如快递柜能把用户群体确定到派送缺位的这部分用户上,并进行针对性的服务和定价,比如自投放之日的次日起开始计算,超时一天之后开始收取延时占用费,也就是说,快递员是今天早上的十点开始放入的,但从次日的早上9点开始计算延时,这样的定价即富有人情化,也让用户对快递柜产生安全感,逐渐的培养起用户对快递柜的真实依赖,进而再对顾客进行消费调查并进行针对性的广告或产品植入,那样,快递柜的商业模式或许能真正的实现利他、共赢。
快递柜要实现精准投放并不难
最适合自己的顾客才能挖掘出最大的价值,而快递柜要实现精准的用户获取,只需要对第一次来取件的新用户进行简单的一个勾选界面就可以:
1、 请问您同意快递员使用快递柜吗?
2、 请问您的取件时间一般为几点?
3、 请问您日常购买的物品中有没有生鲜类等不易久存的产品?
4、 由于柜位有限,为了服务更多的顾客,如果您未在包裹放入后的48小时之内将您的包裹取出,本柜将开始收取柜位占用费,每24小时收取1元,请您理解!
诸如此类的问题,可以精简再精简,但一定可以达到收集精准用户数据库的目的,而这样操作的快递柜,不仅可以使得快递员的投放更和谐,还能让用户对快递柜的使用更信任与依赖;快递柜拥有了一批实实在在的精准用户之后,还有什么商业目标实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