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李仁港
编剧:阿来
主演:吴京 章子怡 张译 井柏然 胡歌
类型:剧情/冒险
上映日期:2019年9月30日
故事梗概:
1960年,中国登山队向珠峰发起冲刺,完成了世界首次北坡登顶这一不可能的任务。15年后,方五洲和曲松林在气象学家徐缨的帮助下,带领李国梁、杨光等年轻队员再次挑战世界之巅。迎接他们的将是更加严酷的现实,也是生与死的挑战。
《攀登者》以1960、1975年中国人两次从珠峰北坡登顶的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改编而成,用影像的力量追忆英烈致敬英雄,弘扬永不止步的攀登精神。
“三帝一后” 的“王炸”阵容
影片聚集了当今华人影坛最具票房号召力和口碑的演员阵容,吴京、王景春、成龙、章子怡“三帝一后”同台互飙演技,还有演技与流量齐飞的胡歌、井柏然。
编剧是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的双料得主阿来,还有徐克、李仁港两大导演时隔23年再度合作。
为了能呈现出真实的效果,《攀登者》整个团队台前幕后500多人每天都在严寒的状态下拍摄,登山拍摄困难重重,尽管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极端的环境下,剧组受伤的人员还是很多。
“《攀登者》整个故事是讲登山行动,我认为最好的拍摄方式便是纪录片式的呈现。”导演李仁港曾介绍,整部电影几乎四分之三的内容都是关于雪山。道具置景方面,主创团队搜集了很多资料馆、登山博物馆中的资料,尽量按照史实还原。
除了寒冷,高原反应也是一个比较难克服的外在因素,很多人会因为高原反应出现头痛、呼吸困难或是失眠这样的症状,像主演之一的张译就因为缺氧的关系经常睡不好觉。
△吸氧中的吴京
而吴京从今年1月开始,一直在微博晒出他在雪域高原爬山的照片,坦言此次他的训练过程异常艰辛,几次遭遇严重的高原反应和缺氧险情,条件非常艰苦。
在影片中甚至还有一段需要演员赤脚行走在雪山上的戏,对于赤脚拍摄的戏份,张译坦言:“拍摄那天我是赤脚站在零下20多度的雪地上,每一脚下去的感觉已经不是寒冷而是钻心的痛,真正切身体会到了当年登山前辈们的艰辛。”
看似星光璀璨,实则他们都为这部影片褪下了光环,返璞归真地讲述一段并不为大多数人所了解的往事。
一路向上 无畏英雄
电影《攀登者》根据真实历史改编,讲述了1960年中国登山队成员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三人完成中国人首次登顶珠峰的历史故事。这也是一段几乎尘封了60年的历史,一个关于捍卫民族尊严与国家领土的故事。
上世纪50年代,中国和尼泊尔因为珠峰的归属问题一直有争议,尼方认为“中国人从来都没有登上过珠峰,何谈珠峰是你们的领土?”为此,国家开始紧锣密鼓地组建登山队。
△《攀登者》原型
1960年,中国登山队成功登顶海拔8012米的希夏邦马峰,其中包括地质工作者王富洲、解放军炊事员贡布、伐木工人屈银华、消防队员刘连满。他们从普通的劳动者成长为征服人类第三极的勇士,只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他们原本平凡的命运,自从跟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就注定了他们的一生将是光辉而荣耀的,是真正的无畏英雄。
也许你还记得刚上映过的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纪录片《徒手攀岩》,它真实地向观众展现了极限运动的刺激和热血,而《攀登者》作为中国首部登山冒险题材电影,展现的不仅仅是这种刺激感,还有中国人的攀登精神:不畏艰险,所向披靡。
鬼才导演的“初尝试”
《攀登者》是一部具有时代性与历史性的影片,香港导演李仁港继徐克、刘伟强、林超贤等类型片导演之后,再次挑战主旋律电影的创作。
李仁港是一位非常具有个人特质的类型片导演,他的作品风格硬朗,颇具侠义精神。从业三十多年,他创作过动作、武侠、警匪等不同类型电影,但《攀登者》是他第一次尝试现实题材。
李仁港以前就对喜马拉雅山很有兴趣,甚至曾经在尼泊尔尝试过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南坡,有着很深的“珠峰情结”,本片是他和徐克导演继《黑侠》《黄飞鸿新传》后时隔多年再一次强强联手。
△由左至右:
出品人任仲伦、监制徐克、编剧兼导演李仁港
“技术狂”徐老怪把控着电影剪辑和特效,为了重现珠穆朗玛峰的壮丽景象,他们利用业界顶尖的视觉手段,打造出具有东方色彩的雪域奇观。雪山场景在影片中所占比例非常大,很多镜头需要使用电脑特效,要结合在珠穆朗玛峰拍摄的场景和大量的航空摄影资料,还原世界最高峰的雪景奇观,来给观众创造一种真实的感觉,这对徐克同样也是不小的挑战。
9月30日去电影院感受冰雪绝境中的攀登精神之前,您可以提前在9月28日晚上打开电影频道。有一场惊喜连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优秀国产影片推介”晚会等着您,《攀登者》全体主创届时将集体亮相,以中国攀登者特有的方式,“向祖国报到!”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