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行业动态    高考历史必须知道的事件--东南互保

高考历史必须知道的事件--东南互保

阅读量:3827760 2019-10-26


喜欢本文,请关注上面蓝色字体“天成历史高分突破”,精彩多多!记得点个在看。
天成历史高分突破,选择题满分技巧,主观题高分技巧,综合卷高分突破。
巧用年表,妙用年表。跟着天成老师走,历史一定九十九。
1、【东南互保】
整体描述:
庚子年间,祸起萧墙。义和团起义(又称“庚子拳乱”),既有反清复明,又有扶清灭洋。清廷没有及时剿灭以致招来八国联军,南方督抚们不愿打这一场糊里糊涂且必败的仗,而选择与帝国主义谈和。
具体请看:
在清室尚未向各国宣战之前, 两江总督刘坤一、 湖广总督张之洞、 两广总督李鸿章、邮政大臣盛宣怀等即商议如何保存东南各行省的稳定,避免列强有借口入侵;同时密议盘算倘若北京失守而天子、太后不测,当由李鸿章出任总统支撑局面。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以光绪的名义,向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 俄罗斯帝国、 奥匈帝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西班牙帝国、荷兰殖民帝国、比利时王国十一国同时宣战。
当时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邮政大臣盛宣怀下令各地电信局将清廷召集义和团民及宣战诏书扣押,只给各地督抚观看,并且电告各地督抚,不要服从此命令。而李鸿章时任两广总督,闻此讯,覆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此一电报也鼓励了东南各省督抚。时局日益糜烂,湖广总督张之洞随后提出“李鸿章大总统”方案:一旦北京不保,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李鸿章幕僚刘学询并去信孙中山谓:“傅相因北方拳乱,欲以粤省独立,思得足下为助,请速来粤协同进行。”
随后,刘坤一、张之洞、 李鸿章、 闽浙总督许应骙、 山东巡抚袁世凯、 浙江巡抚刘树棠、 安徽巡抚王之春和广东巡抚德寿(往后李鸿章北上议和,由德寿署理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称东南互保。另外, 陕西巡抚端方、 四川总督奎俊虽然没有加入东南互保,但是亦是支持东南互保。
他们称皇帝敕令是拳民胁持下的“矫诏、乱命”,“乱命”一词是李鸿章精心选择的政治术语,李鸿章深知“若不量力而轻于一试,恐数千年文物之邦,从此已矣”,故称“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在东南各行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以为“乱民不可用、 邪术不可信, 兵衅不可开”“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 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
评价:
传统老观点认为,张之洞一派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与洋人勾结,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这是一种卖国行径;
而现代则有其它观点认为,在当时之条件下,张之洞等人的行为起到了保境安民,为国家保存实力之作用。
王树增:在大清帝国历史上,一半的朝廷命官居然公开指责朝廷的圣旨是错误的,并且明确表示坚决不予执行,这是帝国历史上无前例的一次大意外。
 这个意外至少可以说明:在洋人们以军舰大炮开路,同时裹挟着工业制品、科技成果、贸易观念以及社会文明等等附属物强行进入中华帝国的同时,也为这个古老的帝国带来了近代欧洲的政治风格。这种风格随着商品贸易和经济生活的日益活跃而悄悄地改变着帝国某些官员的思维方式,从而风蚀岩石般缓慢但却是无法逆转地影响了这个帝国的政治格局和统治模式。
 它标志着在封建帝国内具有近代政治意识的官员第一次在国家政治事务中显示出鲜明的独立性和抗争性。
2、【高考演练】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
3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B
A. 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 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 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 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解析】:1900年,清政府中央向列强宣战,南方的地方实力派却与列强勾结,这在本质上表明了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A 项错在“有效遏制”;地方实力派也未成为列强代理人,排除 C;“分庭抗礼”指双方实力相当,平起平坐,不符合史实,排除 D.
选编模拟题
1.王尔敏在《拳变时期的南省自保》中写道:“庚子五月,拳乱起于近畿,仇洋杀教,围攻使馆,以致酿成巨衅,东北尤罹浩劫。而南方各省,得免于兵祸,保全半壁河山,实由于各督抚应付得力,其重要关键,则在南省立约互保的成功。”(立约互保指南省与列强立约和平相处)这说明(  )
A. 清中央政府对东南互保运动的认可
B. 东南督抚认清了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C. 中央集权在晚清时期遭到严重削弱
D. 东南互保运动得到历史学家的肯定
【解析】题干材料的大意是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东北局势紧张,而南方各省为了免于兵祸,保全自己,与列强“立约和平相处”.这表明中央集权在晚清时期遭到严重削弱,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题干材料都不能反映,且表述错误.故选C.
2.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分析:“庚子拳乱,虽挟有不少可笑的迷信,然其为中国上下不能忍受外侮压迫之情感上之爆发则一。”材料中的庚子拳乱指的是(  )
A. 太平天国
B. 义和团运动
C. 白莲教起义
D. 天地会起义
【解析】依据“庚子拳乱”可知与义和团运动有关.1900年6月,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英法美等八国组成联军进犯北京,义和团奋勇抵抗,沉重打击了八国联军的侵略气焰.所以材料中的庚子拳乱指的是义和团运动.故选B.
3.
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发布“宣战谕旨”,声称“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敦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这表明了( C   )
A.清政府不再苟且图存,想与列强一决雌雄
B.列强在北京犯下的枪杀暴行激怒了清政府
C.清政府不容列强对其内政干涉的本能行动
D.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对列强主张坚决抵抗
平时尽量用五年真题或者三年真题,足矣!天成老师主编《2017-2019高考三年真题详解》《2015-2019高考五年真题详解》《2007-2019年十三年真题详解》供大家参考学习!
(声明:版权归微信公众号:高考历史高分突破。欢迎转载,注明出处。)

平时尽量用五年真题或者三年真题,足矣!天成老师主编《2017-2019高考三年真题详解》《2015-2019高考五年真题详解》《2007-2019年十三年真题详解》供大家参考学习!
(声明:版权归微信公众号:高考历史高分突破。欢迎转载,注明出处。)
重点文章:
2019年高考全国卷一历史试卷分析以及2020年高考备考建议(1)
高考历史选择题怎么样才能得满分?天成老师这样说
小论文如何迅速得高分?看看天成老师教你放大招
高考48分和88分的区别在哪儿?高考历史核心素养全揭秘!
搞清楚国民革命时期的几个政府,选择题想不全对都有点难!
《诗经》里除了爱情,还有什么呢?复习《古代中国的税收制度演变》

喜欢本文,请关注上面蓝色字体“天成历史高分突破”,精彩多多!记得点个右下角在看。
天成历史高分突破,选择题满分技巧,主观题高分技巧,综合卷高分突破。
巧用年表,妙用年表。跟着天成老师走,历史一定九十九。

在线QQ咨询,点这里

QQ咨询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