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2019年7月发表在JACS上的文章,文章的题目是MechanisticStudy of Oxygen Reduction at Liquid/Liquid Interfaces by HybridUltramicroelectrodes and Mass Spectrometry,DOI: 10.1021/jacs.9b06299。本文的通讯作者是邵元华教授,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软界面电分析化学与电化学传感,发展了一系列液-液界面电分析化学的新技术与新方法。
质子耦合电子转移(PCET)反应是生物学和化学领域中最基本的反应之一,该反应与许多重要的过程密切相关,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能量转换和储存等。液/液(L/L)界面处发生的电荷(电子和离子)转移反应具有仿生特性,可以用作生物膜的简单模型。L/L界面也适合研究水相的质子源和有机相的亲脂性电子供体的PCET反应过程。大量的电化学技术(循环伏安法、旋转圆盘电极和阻抗)和光谱技术都被用于解释L/L界面下PCET反应的过程,但由于无法直接鉴定到PCET反应过程的中间体,因此无法确切具体地解释PCET反应的机理。与上述方法相比,质谱法对化学反应中间体或产物的鉴定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电化学偶联质谱法(EC-MS)可以提供EC反应产物中间体的分子量和结构,是一种可以研究复杂界面反应过程的强大技术。
在这项工作中,作者开发了基于双微量移液器的EC-MS技术,该技术可用于研究L/L界面的界面反应。如图1所示,一个通道被固化为琼脂凝胶(或PVC凝胶)微电极,另一个通道可以被有机相(或水相)填充。因此,在双微电极的尖端形成了琼脂-凝胶/有机(O)界面和水(W)/ PVC-凝胶界面。将Ag/AgCl电极和Ag/AgTPBF5电极分别插入水性(或琼脂凝胶)桶和有机(或PVC凝胶)桶中。在施加合适的电压的情况下,凝胶混合超微电极既可以用作电化学池,也可以用作质谱仪的纳米喷雾发射器。通过触发微电池背面压电手枪,产生离子流,可诱导界面层处的反应中间体溶液喷入质谱仪。压电手枪不会与系统接触,因此对EC系统无影响。整个过程中,琼脂对水相的凝胶特性(PVC对有机相的的凝胶特性)使得琼脂-凝胶/O(或W/PVC-凝胶)界面足够稳定,只有界面层的物质(反应物、中间体或产物)才能进入质谱仪。电极表面与质谱仪入口之间的距离非常短(约2 mm),减少了反应与检测之间的时间差,使高活性的中间体也能被检测到。作者用EC-MS技术研究了在琼脂-凝胶/ O(或PVC-凝胶/W)界面上,PCET氧还原反应(ORR)的分子电催化机理。通过循环伏安法记录了在L/L界面发生的ORR过程中质子、电子和Fc+的转移。四苯基卟啉钴(CoTPP)作为催化剂,催化水相中的质子和有机相中的电子给体二茂铁(Fc)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EC-MS技术首次原位捕获到了L/L界面上产生的关键中间体(Co-O2)TPP和(Co-OH)TPP,并进行了理论模拟,进一步确认了形成(Co-O2)TPP和(Co-OH)TPP中间体的可能性,结合宏观双相反应和光谱学,提出了主要的四电子氧还原途径。
作者介绍了一种新型的电化学质谱法(EC-MS),可用于原位研究L/L界面上四苯基卟啉钴(CoTPP)催化二茂铁(Fc)的氧还原反应(ORR)机理。首次原位捕获到了L/L界面处ORR的关键CoTPP中间体,并对ORR的机理做出了有价值的解释,理论模拟进一步支持了该解释的正确性。该平台可用于原位识别中间体,有望将其用于研究L/L界面或其他软界面上另外的更为复杂的反应。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yQLRqO4G3SuKOOPmC4hFeXxdGrv49x3dEJchS7zFMibianR2IYr76h0rribSwjSIyGY1TQquLWvGLq6h7eCnQ6rDg/640?wx_fmt=png)
图1:(a)实验装置图;(b)CoTPP催化的琼脂-凝胶中的H +和有机相中的Fc组成的ORR的机理图。